边塞的风沙终于渐渐平息,林羽与苏瑶带着满身的疲惫,却怀揣着满心的欣慰,缓缓踏上了归京之路……
京城的夜,静谧而深沉,如水的月光轻柔地洒落在位于京城西城区的社团那古旧的收藏室里……
斑驳的月影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地上绘就出一幅如梦似幻的光影图。
林羽与苏瑶像往常一样,细心地整理着从边塞带回的珍贵物件与资料。
收藏室内,摆满了他们在各地寻觅而来的奇珍异宝,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故事。
而那幅神秘的山河画卷,静静悬于墙上,宛如一位缄默的历史守望者,散发着幽古而深邃的气息。
此画卷林羽得于一次机缘巧合,拥有几次穿越不同时空的神秘伟力。
二人虽多次怀着敬畏之心探究,却始终未能叩开那神秘力量的大门……
林羽伫立在画卷前,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宛如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
他缓缓抬手,指尖轻触画卷。
刹那间,刺目强光如狂龙出世,自画卷中轰然迸发,光芒似汹涌澎湃的怒潮,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他们瞬间淹没。
紧接着,天旋地转,整个世界如破碎的琉璃,疯狂地扭曲、变形。随后,一切陷入无尽的黑暗,两人的意识也如飘散的残云,渐渐消逝。
当林羽与苏瑶悠悠转醒,发觉置身于一个全然陌生之境。
眼前是一片古色古香的景象,他们身处京城的正阳门附近。
四周的建筑风格迥异,雕梁画栋间尽显繁复精致,飞檐斗拱如展翅欲飞的鹏鸟,透着浓郁的满族风情。
街道上,行人往来如织,皆身着长袍马褂,步履匆匆。
女子们梳着精巧的旗头,珠翠摇曳生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街边店铺林立,大栅栏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繁体字似在低声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沧桑。
“此……此是何处?吾等怎会至此?”
苏瑶花容失色,眼神中满是惊恐与迷茫。
她下意识地紧紧拉住林羽的手臂,声音微微颤抖,仿佛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叶片。
林羽眉头紧蹙,神色凝重,强自镇定下来,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周遭的一切。
他留意到街边行人的神情皆凝重忧虑,似有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沉沉地压在每个人的心间。
远处天安门城楼上,绣着威严龙纹的大清旗帜猎猎作响,那呼号声,似在无奈地悲叹这个时代的风雨飘摇。
“莫不是吾等穿越到清朝了?”
林羽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声音虽轻,却如重锤般砸在两人心头。
为探清状况,他们步入位于琉璃厂附近的一家茶馆。
茶馆内人声鼎沸,喧嚣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杂乱无章的乐章。
二人好不容易在角落觅得一处空位,向邻座一位白发苍苍、面容布满岁月沟壑的老者打听。
老者抬起浑浊的眼眸,上下打量他们一番,长叹一声,神色黯然,声音中满是沧桑与无奈:
“二位观之,便知乃外乡之人。如今吾大清,已然风雨飘摇,恰似大厦之将倾。西方列强之坚船利炮,已于大沽口外,如恶虎眈眈而视。然朝廷之内,诸臣仍争权夺利,全不顾百姓生死,可怜百姓困苦不堪言呐!”
林羽与苏瑶听闻此言,仿佛被一道惊雷当空劈中,浑身猛地一颤。
两人的眼神瞬间凝固,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惶。
他们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自己竟阴差阳错地穿越到了这充斥着动荡与屈辱的清朝……
此刻,林羽的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拳,手背上青筋暴起,那是内心极度震惊与不安的外在显现。
苏瑶则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中蓄满了惊恐与迷茫的泪水,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哽住了喉咙。
更令他们忧心如焚的是,那幅神秘的山河画卷为何要将他们送到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他们,又该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挣脱这命运的枷锁,重返自己熟悉的时代?
无数的疑问如汹涌的潮水般在他们心头翻涌,让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与迷茫,仿佛置身于茫茫黑暗的深渊,找不到一丝可以逃离的曙光。
正思索间,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
二人对视一眼,急忙起身走出茶馆查看。
只见一群官兵正押解着一个年轻人缓缓走过前门大街。
那年轻人衣衫褴褛,发丝凌乱,在风中肆意飞舞,然而面容却透着一股坚毅与不屈,眼神中燃烧的火焰,似要将这黑暗的世道照亮。
“此乃何事发生?”
林羽赶忙拦住一位神色慌张的路人询问。
路人左右警惕地张望一番,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恐惧说道:
“此青年乃爱国之士,屡谏朝廷抵御列强,奈何遭奸臣构陷,诬为乱党,此刻正押往菜市口刑场,欲行处斩之刑。”
林羽与苏瑶听闻,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义愤填膺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羽面色涨红,双眉倒竖,怒喝道:
“此等奸臣,为一己之私,竟陷爱国志士于死地,实在可恶至极!”
苏瑶亦是柳眉紧蹙,眼神中满是愤慨,附和道:
“如此行径,简直丧心病狂,若任由彼等胡作非为,大清危矣!”
二人目光交汇,眼神中同时闪过决然的光芒。
林羽紧握着拳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能眼睁睁看着此等忠义之士蒙冤受死,吾等定要救下彼!”
苏瑶重重点头,眼神坚定:
“即便前路艰难险阻,吾等也要为改变危局尽一份心力,绝不能让奸臣阴谋得逞!”
当下,他们便决定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要救下这年轻人,为改变清朝的危局全力以赴……
二人跟随官兵来到菜市口刑场,此时刑场四周已围满了百姓。
人群中弥漫着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无奈,仿佛这片土地上的空气都被绝望所浸透。
趁着人群的骚乱,林羽深吸一口气,施展轻功,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般疾掠向刑台。
他身姿矫健,几个起落间,便似鬼魅般登上刑台,将年轻人一把救下。
三人旋即迅速躲入一条位于宣武门附近的偏僻小巷。
年轻人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的泪花,声音颤抖:
“多……多谢二位救命之恩,在下陈天华,不过一介书生,只想为朝廷略尽绵力,却不想遭奸臣陷害。”
“陈天华?”林羽与苏瑶闻言,心中大为震惊,林羽万没想到救下的竟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
“陈公子,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大清危在旦夕,大厦将倾,生灵涂炭。吾等愿与公子戮力同心,救百姓于水火,御外敌于疆场。”
林羽言辞恳切,目光中透着坚定与热忱。
陈天华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花,宛如在黑暗中望见一丝曙光:
“若能得二位相助,实乃国家之万幸。只是如今朝廷奸臣当道,列强虎视眈眈,吾等欲有所作为,谈何容易。”
林羽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
“吾等可先从民间着手,发动百姓,传播爱国思想,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同时,设法揭露奸臣罪行,让更多人看清其真面目。”
陈天华与苏瑶听闻林羽所言,二人目光交汇,彼此心领神会,皆从对方眼中瞧见了赞同之意,旋即齐齐点头,一致认定此计堪称当下破局之良策。
陈天华面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坚毅,沉声道:
“林兄此计,实乃切中要害,当下唯有唤醒民众,方能汇聚起扭转乾坤之磅礴伟力。”
苏瑶亦是柳眉紧蹙,神情激昂地附和道:
“事不宜迟,吾等务必全力以赴,绝不可有丝毫懈怠。”
于是,三人即刻投身行动,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
林羽凭借自身所掌握的现代知识,宛如一位胸有成竹的谋士,耐心细致地教导众人如何制作传单。他手持纸张,边演示边讲解:
“诸位,此传单之上,需以简洁明快且掷地有声之语,直陈当下局势之危急,列强之暴行,如此方能一语中的,触动人心。”
众人围聚四周,或频频点头,若有所思,或赶忙拿起纸笔,认真记录,神情专注而虔诚。
谈及组织集会,林羽更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集会之地,当选在开阔且人流量大之处,便于众人汇聚。同时,务必安排可靠之人维持秩序,确保万无一失,切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皆竖起耳朵,认真聆听,不时有人提出疑问,林羽皆一一耐心解答,直至众人恍然大悟。
彼时,京城的琉璃厂一带,文人墨客云集,文化氛围浓郁。
他们常于此地召集民众。
林羽站在高处,神色庄重,声音洪亮地向大家讲述国家的危机:
“乡亲们呐!如今西方列强如饿狼般环伺大清,大沽口外,其坚船利炮虎视眈眈,欲将吾大好河山瓜分殆尽。
而朝廷内部,却有奸臣当道,争权夺利,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吾等若再不奋起反抗,国将不国,家将不家啊!”
民众们听后,群情激愤,纷纷交头接耳,有人怒目圆睁,大声喊道:
“不能让彼等得逞!吾等要反抗!”
苏瑶则发挥其聪慧才情,于书房之中,伏案挥毫。
她神情专注,笔下如有神助,一篇篇慷慨激昂的文章一气呵成。
文章中,她深刻揭露列强的侵略暴行:
“列强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火烧圆明园,那是华夏文明之浩劫,无数珍宝被掠,万园之园化为焦土,此等罪行,擢发难数!”
同时,亦痛斥朝廷的腐败无能:
“朝廷之上,衮衮诸公,不顾国家危亡,只知贪图享乐,谄媚列强,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乃民族之罪人!”
她的文章在京城的各大书局流传开来,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书局内,众人争相传阅,有人看后,怒拍桌子,大骂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等狗官,实在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