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风华会”虽已悄然落幕,然而京城的大街小巷,依旧弥漫着对林羽、苏瑶及社团成员事迹的热烈谈论。
街头巷尾,百姓们或是围坐于古色古香的茶肆,或是相聚在熙攘热闹的坊间,兴致勃勃地讲述着那场盛会的点点滴滴,言辞间满溢着对他们弘扬大明文化之举的由衷赞叹……
但林羽和苏瑶心中明镜似的,这不过是传承大明文化漫漫长路上的一处小小驿站。
前路,依旧迢迢无尽,而责任,恰似那巍峨的山峦,沉甸甸地压在肩头。
这一日,柔和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社团大厅的青砖地面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林羽将社团成员们齐聚一堂,他神色凝重,目光如炬,从每一个人的脸上缓缓扫过,仿佛要将一种坚定的信念传递到每个人的心底。
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风华会虽已圆满结束,然而吾辈传承大明文化使命,恰似那刚刚扬起风帆之航船,才刚刚启程。往后,吾等当竭尽全力,将璀璨文化,播撒至九州大地每一寸角落,让更多人知晓它、热爱它。”
苏瑶静静地立在一旁,轻轻颔首,接过话茬:
“京城,仅仅只是吾等传承之路开端。广袤无垠之山河,皆是吾等传承文化之广阔疆场,吾等定要无畏前行,奔赴那更远地方。”
众人听闻,顿觉热血涌上心头,眼中瞬间燃起炽热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各抒己见,热烈的讨论声在大厅里此起彼伏。
奔赴边塞,开启文化新程
一番热烈激昂的商讨过后,众人的目光中透着坚定,毫不犹豫地达成了一致决议:首站,直赴西北边塞。
遥想往昔,这片土地,曾是大明王朝抵御外敌的坚固堡垒,一座矗立在边疆的前沿重镇。
岁月的风沙虽已悄然掩埋了部分往昔的痕迹,但那厚重如山的军事文化与戍边故事,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之上。
在那烽火连天的往昔岁月里,无数大明将士,身着熠熠生辉的战甲,腰佩寒光凛凛的利刃,如钢铁长城般驻守于此。他们眼神坚毅,无畏无惧,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敌,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斗。刀光剑影中,他们的身影如疾风般穿梭,以热血和生命谱写着扞卫家国安宁的壮丽诗篇。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他们的鲜血;每一阵风沙,都传颂着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传说。
然而,此刻举目四望,这里地处偏远,四周是茫茫无垠的大漠与连绵起伏的山峦。
交通极为闭塞,仅有几条蜿蜒曲折的小道,艰难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延伸。
稀少的行人,缓慢的车马,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长期以来,与繁华热闹的中原文化交流的匮乏,使得这片土地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犹如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艰难前行,充满了重重艰难险阻……
林羽和苏瑶率领着社团成员,背负着沉甸甸的行囊,毅然踏上了这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一路上,烈日高悬之时,他们头顶似火骄阳,脚步匆匆,汗水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和脖颈滑落,洇湿了脚下的土地;
狂风肆虐之际,他们逆风而行,在漫天风沙中艰难地辨认着方向,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
历经多日的风餐露宿,一座雄浑巍峨的边塞重镇终于映入眼帘。
那高耸的城墙,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斑驳,却依旧透着一股豪迈粗犷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刚踏入城门,一股带着塞外风沙的独特氛围扑面而来,城中百姓大多是戍边将士的后裔,岁月与风沙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皮肤粗糙黝黑,然而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气神。
林羽和苏瑶前去拜见当地官员,详细地说明了来意。
官员听闻,眼中瞬间亮起惊喜的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热情地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林羽和苏瑶的手,激动地说道:
“太好了!此地百姓盼文化润泽,已盼了太久太久,汝等之到来,恰似那久旱之后甘霖呐!”
在官员的全力协助下,他们于城中一块开阔之地,精心搭建起了简易的表演场地。
社团中擅长戏曲的成员,这些时日日夜苦练,精心编排了一出以大明边塞战事为蓝本的戏曲——《烽火边关》。
表演当日,天色尚早,城中百姓便扶老携幼,陆陆续续地赶来。
开场之时,台下早已观者如堵,水泄不通。
随着锣鼓声骤然响起,激昂的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演员们身着华丽鲜艳、绣着精美纹饰的戏服,英姿飒爽地登上舞台。
刹那间,台上金戈交击,喊杀声震天,仿佛将众人真切地拉回到那烽火连天的大明边塞战场。
台下百姓们目不转睛,眼睛瞪得滚圆,完全沉浸在这精彩绝伦的表演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剧中将士为守护家国,不惜舍生忘死,高呼着“大明国土,寸土不让”的誓言,奋勇杀敌时,台下先是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为之凝固,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少人眼眶泛红,被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深深打动。
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者,激动得声音颤抖,感慨道:
“俺们祖辈皆在此戍边,此等故事俺们自幼听到大,可从未像今日这般,被演绎得如此逼真,仿佛俺又回到了那热血沸腾之年代!”
冲突乍起,传承遭遇阻碍
彼时,林羽、苏瑶与社团众人正满心欢喜,沉浸在对未来文化活动的憧憬之中,一心盼望着大明文化能如春日暖阳下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变数,就在这看似顺遂的时刻,麻烦如同一头隐匿于黑暗中的猛兽,毫无预兆地猛扑而来了……
当地一些部落,他们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始终坚守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习俗。
对于外来的大明文化,他们内心深处满是抵触与担忧,生怕这股陌生的文化浪潮会冲垮他们世代守护的精神家园。
那日,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
几个身形魁梧的部落大汉,头戴厚实的皮帽,帽檐下的双眼闪烁着警惕与愤怒的光芒。
他们腰间别着锋利的长刀,刀身反射出冰冷的寒光,仿佛在昭示着他们的决心。只见他们气势汹汹地闯入社团临时驻地,脚步急促而沉重,带起一阵尘土。
为首的大汉,满脸怒容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点燃,他双手紧紧抱胸,胸膛剧烈起伏,犹如一头发怒的公牛,高声吼道:
“汝等速离此地!休将汝之物事携入吾土,坏了吾祖宗所传之规!若再迁延,休怪吾等无情!”
那声音如雷霆般在空气中炸响,震得人耳膜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