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春和宫内一片静谧。朱雄英独坐书房,借着青铜灯的光芒翻看各地奏折。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殿下!"黄珀快步走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大捷!大捷!"
"何事如此惊喜?"朱雄英抬头,目光如电。
"沐英将军在天竺大胜!不仅打通了南洋商路,更收服了当地七大部落。如今从吕宋到天竺,尽数臣服我大明!"
朱雄英接过战报,仔细阅读。沐英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这一仗打得漂亮。不仅展示了大明的军威,更用计谋和外交手段瓦解了敌人的联盟。
"好!"他拍案而起,"传我命令,命礼部准备厚礼,犒赏三军。另外......"
话未说完,又一个信使匆匆而来:"殿下,西域捷报!"
原来朱棣在西域也传来喜讯。不仅平定了叛乱,更打通了丝绸之路。商队往来如织,异域珍宝源源而至。更重要的是,当地诸部开始主动学习汉文,研习礼仪。
"四叔果然有一套。"朱雄英赞叹道,"不光会打仗,更懂得经营之道。"
正说着,徐妙锦从外面走来。她一袭淡青色长裙,端庄优雅,眉眼间隐约带着喜色。
"夫君可知道么?"她轻声说,"今日东瀛来的女使进献了一件奇物。"
"哦?是什么?"
"是一种特制的琴,音色与我中原的琴完全不同,却别有韵味。沈穗正在试着演奏,颇有意思。"
朱雄英眼前一亮:"走,去听听。"
来到偏殿,只见沈穗正在抚琴。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滑动,发出一种奇异而悦耳的声音。那是融合了东瀛和中原风格的乐音,既有异域的神秘,又不失中原的典雅。
"好一个异域之音。"朱雄英赞叹道。
沈穗抬头,眼中带着几分得意:"殿下可知道,臣妾在研究这琴的时候,发现它的制作工艺很是精妙。若能与我中原的工艺结合,或许能创造出新的乐器。"
徐妙锦在一旁笑道:"穗儿在云南长大,对异域之物本就敏感。这一点,倒是帮了大忙。"
正说话间,外面又传来通报。是朱元璋派人来传话,要他立即去奉天殿。
月色如洗的殿前,老爷子正在翻看一本异域的书籍。见朱雄英进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府上两位夫人,倒是有几分见识。"
"皇爷此言何意?"
"这两天后宫都在传,说是你那沈氏在研究异域乐器,妙锦也对天竺的医术颇有兴趣。"朱元璋说,"这很好。女子若明理,后宫就不会只剩勾心斗角。"
朱雄英恭敬答道:"都是沾了皇爷的洪福。如今四海升平,文明开化,连后宫也染上了几分书香气。"
"说到文明开化......"朱元璋话锋一转,"你那科举改革可有眉目了?"
"回皇爷,已经有了初步方案。除了传统的经义词赋,还要增加实务考核。让学子们既通古今,又知中外。"
朱元璋捋着胡须点头:"不错。朕当年打天下,就是为了今日的文明开化。现在看来,你懂得这个道理。"
正说话间,又有捷报传来。东瀛的朱允熥报告说,石见银矿已经完全掌控,当地商贸也日渐繁荣。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少东瀛商人主动学习汉语,研习礼仪。
"允熥这孩子,也有一套。"朱元璋说,"知道经济才是根本。"
朱雄英笑道:"是啊。如今我大明四方臣服,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文明和商贸。这才是长久之计。"
回到春和宫,已是深夜。但徐妙锦和沈穗还在等他。案几上摆着茶点,烛光下两位佳人各有风韵。
"刚才又有西域的商队到了。"徐妙锦说,"带来了不少奇珍异宝。我让人挑了一些,准备做些新衣裳。"
沈穗在一旁补充道:"还有一些医书,是天竺那边带来的。听说他们的医术别有一套,妙锦姐姐正准备研究。"
朱雄英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一个真正的盛世,不仅需要功勋赫赫的将相,更需要这样才识过人的内助。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西域的女乐队到了,准备在明日的宫宴上献艺。
"走,去看看。"朱雄英起身,"让后宫也感受一下这文明开化的气象。"
三人来到偏殿,只见一群异域女子正在练习歌舞。她们的舞姿轻盈曼妙,歌声婉转动人,与中原的乐舞风格迥然不同。
"有意思。"徐妙锦说,"若能把这些异域风情融入我们的表演中,必定能创造出新的气象。"
沈穗也深表赞同:"臣妾在云南时就见过不少异域歌舞,确实各有千秋。若能取其精华,必能让我大明的文化更加丰富。"
朱雄英看着两位妻子如此用心,不禁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内助。你们不仅懂得治家,更知道文明交融的道理。"
夜色渐深,春和宫内依然灯火通明。朱雄英在书房中处理政务,时不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异域歌声。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帝国不是靠武力维系的,而是靠文明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朝堂之上,更在于这些细微之处。
小主,
黎明时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应天城的宁静。信使飞马而来,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殿下!"黄珀匆匆赶到春和宫,"天竺国主亲自来访!"
朱雄英正在和徐妙锦、沈穗用早膳,闻言放下筷子:"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沐英将军亲自护送,已经到了江南。"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天竺国主亲自来访,这在大明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
"有意思。"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看来沐英叔这一仗打得漂亮,不仅用武力折服了他们,更用文明打动了他们。"
徐妙锦若有所思:"夫君,臣妾倒是想到一事。"
"说来听听。"
"既然天竺国主亲来,不如借此机会办一场文化交流会。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明的文明气象。"
沈穗眼前一亮:"对啊!臣妾在云南时就听说,天竺的医术、哲学都很独特。若能与我们的文化交流切磋,必有新的收获。"
朱雄英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片刻后,他做出决定:"传令下去,命礼部准备大型文化交流会。另外......"
他转向两位妻子:"这后宫的安排就交给你们了。要让天竺使团看到我大明的风采。"
徐妙锦和沈穗相视一笑,各自领命而去。整个后宫顿时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老爷子立即召见朱雄英。
"雄英,你知道天竺国主为何亲自来访吗?"朱元璋问道。
朱雄英思索片刻:"孙儿以为,不仅是因为沐英叔的军威,更重要的是我大明的文明吸引了他们。"
"说下去。"
"他们一向自诩文明古国,但如今我大明四方臣服,文教昌明,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
朱元璋捋着胡须点头:"不错。所以这次接待很关键。不光要展示军威,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文明气度。"
正说话间,又有消息传来。西域的朱棣也派人送来贺礼,说是要让天竺使团看看丝绸之路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