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庞承功又用手中的激光笔指着图片上的两条虚线。
“大家请看这两条虚线,就是我们的起飞跑道,由于可以供我们起飞的距离不会太长,大家请看这里,这里是最远的一条起飞线,它距离舰首只有195米,而这两个位置是短起飞点,从这里起飞,我们能够有效利用的甲板长度更是只有105米,由于我们能够起飞的距离,仅仅为我们陆地机场的十分之一,所以为了尽可能的给飞机提供更大的起飞重量,除了增加发动机的推力以及扩大飞机的机翼面积之外,我们舰首会有一个14度的上翘甲板。”
介绍完这些之后,庞承功又把激光笔指向了舰上的降落区域。
“大家请看这里,这里看起来似乎有一些模糊,但是这里面会有四道拦阻钢索,这四道拦阻索会以12米的间距布置,而这个36米的区域,就是我们舰载机,降落时必须要落准的区域,而且为了防止挂锁失败,我们的飞行员在降落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定的速度,以免在挂锁失败时坠入海中,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降落甲板和前面的滑跃甲板,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起飞和降落能够同时进行。
换句话说,那就是我们在座的诸位,不仅要熟悉在195米的长起飞点滑跃升空,大家要面对的更多的是在105米的短起飞跑道升空。”
………
庞承功的这一堂课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从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构成以及航空母舰各个位置以及起飞和着舰都进行了一番介绍。
………
“司令员,真是看不出来呀,和您相比,我这个专门学习舰载机飞行技术的,好像的也没您懂的多。”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戴文明这样对着庞承功说道。
“行了,文明同志,你就不要客气了,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和徐军两位同志就要多多辛苦了,我说的这些只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真正的起飞和降落,还需要你们来给大家进行讲解以及实践。”
………
庞承功还有一点疑问迟迟不能得到解答,在刚才他也问过秦大地,那就是舰载机的着舰,要保持一个相当大的速度,这是一个通用的常识,秦大地也这样理解,但是后世的那部电视剧编剧,偏偏要设计出那样无脑的剧情。
在庞承功的记忆里,关于在降落时要保持一个大的油门以及如何操纵飞机,似乎还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剧情,当时的秦大地以及几位飞行员之间产生了各种争执,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秦大地很固执,为了坚持原则,不接受其他年轻飞行员的建议,而谢振宇和余涛两个人居然能够在放假期间回到自己的原单位进行飞行体验这种试验和试飞,这简直很让人无语,毕竟他们那个时候的编织以档案已经全部归属到了舰载机试验试飞大队,即使他们的飞行技术再过硬,原单位的领导再器重他们,那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给他们安排住飞机和航线,供他们训练,毕竟一旦出了事情,这个后果谁都担待不起。
而且由于我国的舰载机实验试飞一直是重大的保密项目,在航母服役之后的两个月才从媒体上暴露出来,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让我们的飞行员在普通的军用机场进行模拟降落技术的研究也不合情理。
………
在用过午饭之后,庞承功,陶斯勇以及这里的所有飞行员再次来到了上午的那间会议室。上午,庞承功的授课让所有人都觉得受益匪浅,所以下午的课程大家也格外重视,这次的授课教官是戴文明。
戴文明在这次授课时将两张图片同时投放在了大屏幕上。
“同志们,关于我们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上午庞司令员的授课已经提到了一些,现在大屏幕上有两张图片,上面这张大家上午已经看见了,这就是我们的航母加班俯视图,而下边的这张图片就是我们的航母侧视图,大家可以清晰的见到,在我们的航空母舰舰首的位置有一个上翘的甲板,按照通俗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坡,这一点上午司令员也已经提到了,既然有了这个坡的存在,那么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在起飞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呢?”
一上来,戴文明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大家,而庞承功也是在期待大家的回答,毕竟这又涉及到了前世那部电视剧的傻子编导。
果然,不出庞承功的所料,在场的飞行员还是有聪明人的。在戴文明说完之后,底下的康延成便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好,延成同志有想法了,你就直接说吧。”
“好的,谢谢副大队长,我觉得这个小小的上翘甲板,在我们飞行员飞行过程中会形成一堵“墙”,因为我们平时的机场是平的,只要我们在起飞时,把飞机的速度加速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可以拔地而起了,但是我们航空母舰这个小小的上翘甲板,会在我们飞机加速的同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大,只要我们能够稳住心态,这个过程出现应该不会超过一秒钟。”
康延成的这一番话,无疑有为自己正名的意图在里面,毕竟第一天就丢了个大人,他心里也不好受,特别是在谢振宇被开除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可以为自己以及原单位挣回一点面子,这事关系到军人的荣誉感。
康延成的话,得到了戴文明的赞许。
“没错,刚才康延成同志说的非常好,那么就引申到咱们在滑跃起飞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撞墙感”,我们这个滑跃甲板,不过短短几十米的距离,而且和陆地起飞不同,我们的发动机会在起飞的时候就开到最大功率,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有限的距离内达到起飞的速度,想康延成同志刚才说的这样,如果我们在起飞的时候遇到,这堵所谓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