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
这年头这年头的读书人,都是两指不沾阳春水的。
眼光高过头顶。
这花花知府,居然能体察民情,提出这么细致的政策,当真是不简单。
陈逸格不由得对赵布祝刮目相看,又为刚才的失礼,感到有点儿羞愧。
赵布祝又继续道:“另外,关于修建防洪堤坝的事情,陈大人你尽管去做。”
“水利工程是个技术活。”
“要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听说,有个叫李冰的人,很善于修建水利。”
“不知,他是否在这里。”
处于末座的李冰听到知府大人喊自己的名字,激动的起身上前。
大声道:“回知府大人,草民李冰在这里。”
赵布祝道:“我英男兄临行前,特地交代,这工程必须抓紧。”
“本官封你为民江水利工程,总工程师。”
“只要是这个项目的事情,全由你说了算,即日起就可以准备。”
“所需钱粮,尽管上报,本官全力支持。”
“是!多谢大人,多谢军师。”李冰咚咚咚叩首,都知道官府做事拖拉。
没想到,新来的知府这么雷厉风行。
昨晚,他才向军师禀报的,今天就得到执行了。
心中大喜,再抬头时,已经是泪流满面。
大有胸中抱负得以舒展,毕生所学,能够造福百姓的痛快。
赵布祝又道:“陈大人,你负责协调,多征召一些民夫。”
“先修一条路,方便运送物资。”
“让百姓努力做事,官府管饭,还发工钱。”
“如此,百姓在过冬之前,有饭吃,有工作,有收入。”
“过冬无忧矣。”
“是!”陈大人点头,深深鞠了一躬:“下官替百姓,谢过知府大人。”
赵布祝笑道:“陈大人,不必多礼。”
“我既然是川州的知府,川州的百姓,也是我的百姓。”
“我自当爱护。”
众官员也纷纷献上马屁,什么爱民如子,什么体察民情,什么深谋远虑……
但也有个,唱反调的。
一个土肥圆官员出列一步道:“知府大人,此举于理不合。”
“下官有异议。”
赵布祝瞥了一眼,这个富态的官员,心中不悦。
认真道:“这位大人,你有什么异议,不妨说出来。”
“讨论嘛。”
“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
肥圆官员大声道:“知府大人,你有所不知。”
“这川州土地,大多都是有主的。”
“您让士兵和百姓,入山砍柴,打猎,于理不合。”
“除非,向土地的主人,缴纳一定的银钱。”
“否则,有违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