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位吗?”
公孙桓摆了摆头,朝着营寨走去,他需要再和他们讨论一下是否是自己幻听了。
回到营地后,看着坐在火堆旁面色凝重的众人,公孙桓知道他们也听到了。
“你们也听到了?”
众人纷纷点头。
“没错,听起来似乎是《清源真君六月二十四日生辰疏》。”
喜欢看书的公孙承露直接开口抢答。
“没错,虽然很模糊,但是我在外面也听到了。”
公孙桓摸了摸公孙承露的头,表示了对她判断的肯定。
王震球此刻紧锁着眉头,丝毫看不出半点不正经的样子,嘴里还喃喃自语。
“不对啊,夏老头告诉我两种信仰除了人们公认有从属关系的是不能共存的啊。”
“怎么会这样?”
二郎神,大多数人听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杨戬,但是实际上,二郎神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称呼。
二郎,是二子的意思,指的是在家排行老二。
最早的二郎神指的其实是蜀郡太守李冰的二子,正是他帮助父亲李冰治理都江堰的水患,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父子,便将他们尊称为川主大帝。
他们的信仰起自秦朝,是最早有记载的二郎神。
后来到了隋朝,眉山太守赵昱入江斩蛟,骑白马白日飞升,民众们也将他称为灌口二郎,后来宋朝的宋真宗时期,张咏入蜀平乱,据说得到了这位二郎神的帮助,回去后便启奏宋真宗,将他追封为“清源妙道真君”,亦称川主。
《清源真君六月二十四日生辰疏》就是古代歌颂赵二郎功绩的奏疏。
这些都是记载在《万历续道藏》《搜神记》《嘉定府志》和《八闽通志》里的,是官方认可并正式册封的二郎神。
第三位就是耳熟能详的杨戬了。
杨戬的传说源自唐朝,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小说,算是民间传播广泛最后反而取代了官方册封的典范。
属于是神话版的“城市包围农村”了。
什么劈山救母,二郎担山都是他的传说。
其中有一点最好玩的就是,最初的杨戬劈桃山救母里面,杨戬的母亲瑶姬违背天条私自下凡和杨天佑结合,是被孙悟空给压在桃山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