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时间了,可以造出我自己的摩托车了。”
上次系统奖励的发动机和图纸都在自己手中放了许久了。
现在有时间了,张友仁自然是要将摩托车造出来了。
造出来之后,如果成本和质量都有保障的话,他不建议和厂长提提意见。
让厂里试着制造一些摩托车,汽车,在机械代步动力上好好发展一波。
省得后世,一说汽车品牌就是国外的。
国内知名品牌几乎没有。
张友仁回到自己办公室,提取出系统奖励的图纸。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图纸,铺在桌子上,目光落在发动机上。这台发动机比市面上常见的摩托车发动机要小巧一些,但张友仁知道,它的动力却更加强劲,这可是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有了发动机和图纸,接下来就是设计摩托车架了。
张友仁拿起铅笔,在图纸的空白处开始勾画。轴距,油表,喇叭,刹车,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推敲,力求完美。
他先确定了轴距,这是摩托车操控性能的关键。太长,转弯不灵活;太短,高速行驶不稳定。张友仁根据发动机的尺寸和预想的摩托车大小,最终确定了一个合适的数值。
接下来是油表的设计。张友仁决定采用指针式油表,简单直观,方便观察。他还在油表旁边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警示灯,当油量不足时,警示灯就会亮起,提醒驾驶员及时加油。
喇叭的选择上,张友仁有些纠结。他想要一个声音响亮,穿透力强的喇叭,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起到警示作用。
但他又不想喇叭的声音太刺耳,扰民。最后,他选择了一种音调适中,但音量足够大的喇叭。
刹车系统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关系到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张友仁选择了鼓式刹车,虽然不如后世流行的碟刹,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鼓式刹车已经足够可靠。
除了这些主要部件,张友仁还设计了车灯,后视镜,挡泥板等一系列辅助部件。
他甚至还考虑到了舒适性,设计了一个柔软的座椅。
整个设计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最后一笔落下,张友仁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图纸上完整的摩托车造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