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张曙光看着地里的庄稼,心情有些沉重。
因为干旱,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差,虽然说不上颗粒无收,但也不容乐观。
张曙光知道,今年是浮夸风最为严重的一年,交完公粮,不知道村里还能剩下多少粮食。
张曙光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背负着叛徒之子名号的普通人,他无力改变这一切。
一个小时后,张曙光带着弟弟妹妹,出现在了顾弯村口。
一个英俊的小伙子,骑着一辆罕见的三轮车,拉着两个衣着光鲜的小娃娃,这个组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小伙子,我记得你,你是不是月娥嫂子的娘家侄子?”
一个正在纳鞋底的妇女站起来问道。
“是的婶子,您的记性真好,前几天我和爷爷奶奶来过一次。”
张曙光降下车速,笑着回答道。
“这么俊的小伙子可不多见,我当然记得,小伙子,你说媳妇了没有?
我家闺女倒是和你年龄差不多,初中毕业,是我们生产队的计分员。”
上次看到张曙光,她一眼就相中了,打算拉回家当女婿。
“婶子,我还小呢,现在不考虑婚姻问题,您继续做鞋吧,我去我大姑家看看。”
张曙光狼狈逃窜,把脚蹬子都快踩冒烟了。
“改娣,你看你把人家小伙子给吓得,我还没来得及跟人家说话呢。”
“就是,我娘家侄女在小学当老师,以后有了孩子也可以自己教,可比你家闺女合适多了。”
“你放屁,小学老师有什么了不起?她哪里就比我闺女合适了?”
……
几个婶子因为抢张曙光吵得不可开交,张曙光之所以这么有市场,长相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三轮车上拉着的东西。
几个妇女眼力毒得很,一眼就看到被装满的背篓,还有旁边一个装满的篮子。
再加上后面两个孩子穿的衣服,她们去县城都没见过有孩子这么穿的,一看就不是便宜货。
以前大家穷得很平均,家家户户都没有粮食入口,张月娥家的小孙女,眼看就要养不活了。
可娘家人来了以后,张月娥家里再也没有传出过婴儿的哭声,大人的气色也好了很多。
大家都不是傻子,一寻思就知道,肯定是娘家来时带粮食了。
这年头,别说彩礼了,只要你家里有吃的,黄花大闺女白送给你们家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