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的?”
张庆春把询问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大孙子。
“爷爷,真的是在山里捡的,您只管吃就好了。”
解释不清,张曙光也就不再解释了,只要自己自己一口咬死,爷爷奶奶总不至于刑讯逼供吧!
“大孙子,人穷志不短,不管什么时候咱都要走正道。”
张庆春活了六十多年,是一个很通透的老头子。
他固然相信大孙子的人品,可也知道,人一旦饿急眼了,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您老就放心吧,你大孙子不偷不抢,再说了,现在谁家有红薯让我偷啊!”
“你说这话我不跟你抬杠,要是谁家真丢了红薯,还不把天给捅漏了!”
张庆春一想也对,自己家断了粮,其他人家也没好到哪里去。
壮劳力多的人家,分的粮食多一点也多的有限,可他们吃的也多啊。
现在家家户户缺粮,大孙子要真是从别人家偷的,现在村子里早闹翻天了。
一家人到齐了,张曙光端着陶罐,刘桂香端着放满红薯的筐子,放在堂屋的桌子上。
“今天我煮的红薯多,大家都吃饱了。”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周围,刘桂香负责分饭。
“娘,小光捡了多少红薯回来?”
苏红看着满满一筐红薯,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
家里断粮,苏红作为一个女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少吃或者不吃,省出一口给孩子们。
长期的饥饿,再加上高强度的劳动,此时的苏红,早已到了油尽灯枯的状态。
如果再不吃口正经东西,今天晚上睡下,还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起来。
三年饥荒,饿死的都是种粮食的农民。
“约摸着能有个二十多斤吧,儿媳妇你赶紧吃,现在不是省口粮的时候,再不吃东西身体会扛不住的。”
刘桂香拿了一个红薯塞到苏红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