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群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了地坛。
从南锣鼓巷到地坛还是不远的,也就两公里路左右,半个小时就走到了。
地坛不愧是个好地方,那一棵棵参天古树矗立在那,古柏森森,绿草茵茵,地坛古就曾有过“崇墉柏带青霜气”之誉,更显得古朴典雅、优美宁静。
据说光光古树都有176棵,什么叫古树,那都是超过三百年的大树!
要不是怕读者骂自己,何雨柱都觉得他可以转移一棵枣树进空间里,那就绝对不愁没有枣吃了,那枣树是真的大!
进了地坛后,大家就兵分两路,一路吴婶她们直奔地上的野菜而去,另一路自然是跟着何雨柱去欣赏美景去了。
什么挖野菜,没空!
方泽坛建筑群有内外两重方形壝墙,外壝墙边长133米,内壝墙边长86米。
壝墙四周正中均建有棂星门,北面三座,其余均一座。壝墙内正中为方泽坛。
下层东侧设两座从祀五岳、五镇、五陵山的石座,刻以山形花纹;西侧设两座从祀四海、四渎的石座,刻以水形花纹,石座上各凿有四个水槽。
坛四周按照《周礼》中“夏至日祭地祗于泽中方丘”的说法,环绕祭祀时注水用的泽渠,方泽坛也以此名之。
渠西南有白石龙头,祭前由暗沟从方泽坛西侧的神库院的井亭引水注入泽中,深以龙口为度。
何雨柱现在有点后悔没带个相机过来了!这一座座好看的建筑,还有古树,好歹要和独臂将军柏、大将军柏、老将军柏,这三棵将军柏合个影才行啊,打卡胜地都被自己错过了。
可惜,可惜,真可惜!
“师父,咱们进方泽坛里面看看吧!”韩春明建议道。
“行,走着。”
何雨柱自然不会拒绝,毕竟地坛公园里最重要的就是方泽坛。
方泽坛,俗称拜坛或拜台,北向,平面正方形,二层,上层高1.28米,边长20.28米,下层高1.25米,边长35.84米,上下两层各八级台阶。
坛面墁正方形白色石块。上层坛面的中心是用36块边长1.06米的正方形艾叶青石铺墁成纵横各六块的方形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