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舂米杵 - 稻谷的破碎者

一只小鸟说:“看,那个长长的木棒在稻谷里捣来捣去的。”

另一只小鸟说:“是呀,好有趣的样子。”

春天的时候,舂米杵会休息一段时间。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还没有新的稻谷可以舂。不过,村民们会把舂米杵好好地保养起来,给它擦上一层油,防止木头干裂,就像在给它做一个舒服的SPA。

夏天,当早稻开始成熟的时候,舂米杵就又要开始工作了。虽然早稻的产量没有晚稻那么多,但舂米杵还是认真地对待每一粒稻谷,把它们的外壳去掉,让村民们能尝到新鲜的大米。

秋天,那可是舂米杵最忙碌的时候。大片的晚稻丰收了,石臼里每天都装满了稻谷。舂米杵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工作,“咚、咚、咚”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就像一首秋天的劳动之歌。

冬天,舂米杵的工作也没有停止。村民们会把秋天储存的稻谷拿出来,再次用舂米杵加工,把一些可能没有处理干净的稻谷外壳去除,让大米更加纯净。而且,冬天也是村民们用大米制作各种美食的时候,舂米杵虽然已经完成了稻谷去壳的工作,但它就像一个幕后英雄,为这些美食提供了最基础的原料。

舂米杵虽然很有用,但它也有自己的烦恼呢。

有时候,如果村民们用力太猛,舂米杵可能会不小心砸到石臼的边缘,这样舂米杵的端头就会出现一个小缺口。就像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玩具磕坏了一样。一旦有了缺口,舂米杵在舂米的时候就不太顺畅了,还可能会把稻谷溅得到处都是。

还有呀,如果舂米杵长时间使用,木头会因为磨损而变得越来越细。就像小朋友的铅笔,写着写着就越来越短了。当舂米杵变得太细的时候,它就很容易折断,那就不能再用来舂米了。

另外,舂米杵如果不小心被水淋湿了,而没有及时擦干,木头就会长霉。霉菌就像小怪兽一样,在舂米杵上留下一块一块难看的黑斑,而且还会让木头变得不结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村里有个聪明的小女孩叫小慧。她看到舂米杵的这些问题,就想办法来改进它。

她发现舂米杵容易砸出缺口的问题,于是在石臼的边缘包裹了一层厚厚的干草。这层干草就像一个柔软的保护垫,当舂米杵不小心砸到边缘的时候,干草可以缓冲一下冲击力,避免舂米杵端头出现缺口。

对于舂米杵磨损变细的问题,小慧找来了一根粗细合适的竹筒。她把竹筒套在舂米杵容易磨损的地方,就像给舂米杵穿上了一件小铠甲。当舂米杵在工作的时候,主要的磨损就落在竹筒上,这样就能延长舂米杵的使用寿命了。

针对舂米杵长霉的问题,小慧在舂米杵上涂上了一层桐油。桐油就像一件神奇的雨衣,把水分挡在外面,霉菌就不容易生长了。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舂米杵呀?这可好玩啦。

首先呢,我们要找一根合适的树枝。这根树枝要比较直,而且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就像小朋友们的小手臂那么粗就可以啦。

然后,用小刀或者砂纸把树枝的一端磨得圆润、光滑。这个过程要小心一点哦,不要伤到自己的手指。磨的时候,要把树枝端头的小树枝杈都去掉,让它变得像一个小小的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