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的根,深植于杨行镇。在往昔平静岁月,王家于县城的产业不过是屈指可数的几家铺子,小打小闹维持着营生。
然而,1937年,淞沪会战的战火如汹涌潮水般席卷而来,整个宝山县城在炮火中化为了废墟。
而这一切,却成了王家发达的“契机”。
日军侵占上海后,王富贵为求荣华富贵,沦为遭人唾弃的汉奸。
王老爷子王得发,非但没有阻止儿子的恶行,反而视作发家良机,凭借王富贵与日寇勾结的肮脏关系,摇身一变,成了宝山县的维持会长。
巴结上了鬼子后,王得发便目中无人地来到已然化作废墟的县城,在那片疮痍之地随意圈占了一大片土地。
而后,大兴土木,建起了眼前这座豪华宅子。
这般行径,简直嚣张至极,全然不顾民众的愤慨与鄙夷,在沦陷区的土地上肆意妄为,尽显恶霸做派。
今日,这座平日里就气势不凡的大院,处处洋溢着浓烈的喜庆氛围。
朱红色的大门上,高高挂着两对硕大无比的红灯笼,灯笼上那烫金的“寿”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大门两侧,张贴着崭新的、笔锋刚劲有力的祝寿对联,红底金字,透着满满的吉祥与祝福。
门口的石狮子,也被精心擦拭过,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这一方喜庆之地。
走进大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用红毯铺就的通道。沿着通道前行,便能看到正厅前的大院子里,搭起了一座华丽的戏台,戏台上方,悬挂着各种精美的绸缎装饰,随风轻轻飘动,仿佛在翩翩起舞。
正厅的大门敞开着,屋内张挂着一幅幅名家绘制的寿图,画中松鹤延年、蟠桃献瑞,无不寓意着长寿与吉祥。
厅内,摆放着数张红木圆桌,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茶点和水果,只等宾客们前来品尝。
在这一片喜庆之中,主角王老爷子王得发,身着一袭崭新的、绣着金色寿字的黑色绸缎长袍,精神矍铄地站在正厅门口,笑容满面地迎接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