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坊开工那几天,有人求到宁三娘面前,说家中急着用钱,问可不可以预支工钱。
经过了解,求到面前的那家人确实急用钱,宋褀安和宁三娘两人都愿意放松要求,但又担心开了个坏头,便商量着给他们的工钱两天一结算。
另外每天要给他们准备的饭菜都不少,只有柳老婆子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宋褀安便去村中请了个干活麻利的妇人来,和柳老婆子两人一起专门做饭。
每天做饭所需要的食材,都由宁三娘去镇上卖豆腐的时候顺带买回来,而且宁三娘也不小气,给他们安排的饭菜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是能管饱的,而且隔个两三天还能加一个荤菜。
工钱给的爽快,每天能吃饱饭还有荤腥,那些来做工的人都极为满意,投桃报李之下,作坊的建造速度便快了不少。
宋褀安计划的是二十天把作坊建好,五天把需要的东西购置到位,再花五天的时间请几个帮工,做一做准备,一个月之后便可以正式进行生产。
但现在,只用了十六天的时间,作坊便建造好了,给雇工们结算工钱的时候,宋褀安每人多给了一天的工钱以做感谢。
之后的四天时间里,宋褀安和宁三娘已经不做豆腐了,而是赶着驴车,左一趟右一趟的去镇上购置东西。
定好的三个石磨,煮豆浆的大锅,搅拌盛豆浆的大勺子,压制豆腐的箩筐纱布,晾晒豆腐皮的细竹竿,放置成品豆腐皮的大木箱等等七零八碎的东西,一点点的充盈了新建好的作坊。
村中的人都盯着宋家的豆腐作坊,等他们估计着差不多准备好了的时候,不约而同的一窝蜂跑来了宋家,想要来宋家做工。
刘家,三房媳妇在自家门口,看着宋家这边熙熙攘攘的热闹,脸上焦急的不行,走来走去。
没多大一会,大房媳妇也出来了,同样也看了许久宋家这边的热闹,而后,她重重的叹了口气:“回去吧,不要再看了,看了也是无济于事,二房的和宋家母女打了那么大一场架,便是咱们去了恐怕也选不上。”
三房媳妇一步三回头的舍不得走:“听说一旦选上,每天最低也有三文一天的工钱,若是去推磨,便是一天六文钱,一个月就能挣一百八十文,比我们去雪地里翻柴挣多了。”
大房媳妇又怎么会不知道豆腐作坊的工钱,她心中也悲痛:“行了,回去吧。”
到了屋中后,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二房媳妇,她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制衣裳,察觉到两位妯娌的视线,她一言不发,把头低得更低。
自从杀羊那事后,二房媳妇变了许多,不再像先前那样把好东西抢到自己手里,干活的时候也不再偷懒耍滑,也不再和家中的人吵架闹事。
刘家的两个媳妇便是再气,也不能再肆无忌惮的指着她的鼻子骂,只能暗自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