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瓯国公

大明仙师 如风若云 1139 字 12天前

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这个时代并没有水泥,修路都是泥巴路,一遇连续下雨就会泥泞不堪。

只有主城区的官道,才会有石板路。

当下,他也无心再在城中闲逛,转身施展身法,向着应天城疾驰而去。

回到应天,他径直入宫见朱元璋。

朱元璋听闻季如风来见,即刻宣他入殿。

季如风见到朱元璋,微微颔首,便直入主题:“老朱,我深夜进宫,是因为此次在青田有所见闻,深感道路之重要。如今我大明虽有官道,可大多道路泥泞难行,不利于物资运输与百姓出行,更阻碍了各地商贸往来。”

朱元璋闻言,微微颔首:“先生所言极是,可这事咱也无能为力。修路工程浩大,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甚多,修出来的路也就这样,一遇雨天便泥泞不堪。不知用何种方法修路,方可长久耐用。先生既然深夜进宫,想来是有破题之法。”

季如风胸有成竹,喊来王景弘,取来文房四宝。

开始写下关于开采沥青矿、烧制沥青、混合沥青石以及铺设沥青路的详细方法,呈给朱元璋:“老朱,我有一法,可修出坚固耐用之路。此乃沥青路,沥青可从特定矿脉中开采,经烧制、混合等工序,便能用于铺路。如此道路,晴天不扬尘,雨天不泥泞,车辆行驶其上,快捷平稳。且沥青路坚固耐用,数十年不坏,即便坏了也极易修补。”

朱元璋接过纸张,仔细翻看,眼中满是惊喜:“先生此计甚妙!若真能修成此路,实乃我大明之福。只是这开采、烧制等工序,可有难处?”

季如风思索片刻,回道:“老朱,难处自是有一些。其一,需寻得合适的沥青矿脉,这需派遣专业之人四处勘探;其二,烧制、混合之法虽已写在折子上,但初期操作,恐需有经验者指导,方可保证质量。不过,有我亲力亲为,组建修路队伍,先在应天城周边试点,若效果良好,再推广至全国。”

他当然知道大明境内的一些沥青矿的位置,只是对于如今大明工业基础,开采还是有难度的,需要先找墨家定制一些器械。

朱元璋大喜,拍案而起:“好!先生操持此事,咱放心。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咱全力配合。”

得到朱元璋的应允,季如风先回了庄园。

次日惠,便立刻着手筹备修路之事。

他先是画了些图纸交给荣老,然后招募了一批精壮劳力,又挑选了几位聪慧且对工艺感兴趣的工匠。

其实在应天府南部江宁县的聚宝山,就有一处沥青矿。

只是以目前的工业基础,没有挖掘机,更没有大型机械,开采沥青矿的过程必定会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