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唏嘘破金陵

对于炼气武人而言,便能用道教用语“一气化三清”概括。自身气劲流转与天地气机产生共鸣,顺自然之意取天地之力,自成法度,意随心动便能有大气象。

儒家对于炼气与外家这两种修炼法门的评定更是详细,讲究的就是气与术,不同于以武证道的纯粹武人那般模棱两可的境界定义,以气修与术修从字面意思上就将两者区分开来。

眼下夜三更体内气息充盈的感觉,凭他以前的经验就是要升境,但他自己也明白升境是万万不可能的,有史以来也没听说过有哪个武人,即便是三教之中有一些承袭百年福泽享有得天独厚大气运的天纵奇才,可以一步登天,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便升境如喝水般轻松。

夜三更自认为自己也只是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才能在二十岁步入天象,得到一些长辈夸赞是武学奇才,其中自然也不乏一些溜须拍马借机讨好盘山靠山王之辈,自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苦也就只有自己知道,要是自己能如此快速的一朝天象一宿登堂,那已然不能称为天纵奇才,应该算得上是阆苑仙葩,无时无刻不享受着仙人青眼。

那日于道教气运莲池附近感应万字《道德经》中真意,将头几日受伤后体内浊气尽数随呼吸一扫而空,平白里还让体内气劲须臾恢复,这般呵气入长安的神奇吐纳之术,夜三更曾在过午询问过张九厄以及张三封,只是其中玄妙这两个自幼修习道法自然的羽衣真人也是参悟不透,只能说一句”气存乎内,形彰乎外“这种顺其自然的道教口诀。

修习天道秘法的张三封自有一气化三清的恐怖修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还是道家的呼吸吐纳之法,便传给夜三更一套关于养生的呼吸吐纳之法,六字诀,让夜三更冥想时借助此法修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谁也不曾想到,仅仅是利用这六字诀呼吸吐纳才几日,体内气劲便有如此异变,让人匪夷所思不解其意。

自然也是害怕如此扩充之下经脉别络实在承受不住,恰好不再是前几日那般晓行夜宿的借住旅店,今日里也稍稍能放松一下紧绷的情绪,夜三更静下心来开始探查自己体内这怪异变化。

游走间与平时无异,气息一个循环归于气海也是海纳百川般悄无声息,如此平常之中透出不寻常,才最最让人害怕。

毕竟这心法,自家那老头子都不晓得其来历,至于能练成什么样,传言大成者便可不日飞升,自己二十多年盲人摸象一般,纯粹就是瞎子过河,要不是胆子大,恐怕在好几次危机时刻,吓也会吓死过去。

呼气吸气,心法运转下体内气息周而复始,天地浩然之力雄浑无比,与之相辅相成,游走时再度产生的充盈似是要把身体撑裂一般,不得不放弃继续修习的夜三更在六字吐纳口诀的辅助下唏嘘间断掉体内气息与外界的联系,悉数撤回体内,心神吞吐恢复如常,却在倏忽转瞬之际心随意动。

道教六字吐纳口诀,吹呼呵唏嘘呬。

根据吐字口型便能领会其中真谛,简单易懂且易学,如此唏嘘间,清气入体浊气外释,恍惚里气海便奔腾如百川入海,经脉跌宕起伏,别络也是浩浩汤汤,一时间神清气明意定心闲。

犹记得那日里自己以殓刀坟中无俦刀气退敌后一时驾驭不住昏死过去,在兔儿爷妙手回春之下虽说并无大碍,四十多年精研医术不曾习得一丝武艺未窥得武道半分门槛的兔儿爷,这个跟随靠山王恁些时间的卯字位十二马前卒就曾说过,人体如金匮,汗牛充栋,以海纳百川之势囊括万千,可说芥子纳须弥。正所谓良莠不齐鱼目混杂,自然就有些让人吸收不了的东西,排斥之下便堆积到了一处,与金匮相对,称之为金陵。

久积不泄,自然会造成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