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连忙躬身应命,目送曹朋打马离去。
站在奉车侯府那高大的门阶下,他回头仰望,府门上那块横匾。
落日的余晖,照在横匾上。那漆黑横匾上的描金大字‘曹府’,透出一种极为恢宏的气势。
曾几何时,自己落魄的甚至想要返回老家,往西域经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成想,只一日间,自己已经变成了奉车侯府的幕僚,将来还会有更为远大的前程……这就好像,一个早上还在为三餐而奔波的乞丐,到了晚上,却发现自己身处华厦之中一样,简直就如同一场梦幻。
如果真是梦幻,那我情愿这梦幻,莫要醒来!
杜畿呆立良久之后,突然哑然失笑,摇着头,迈步走进了侯府的大门。
++++++++++++++++++++++++++++++++++++++++++++++++++++++++++++
曹朋对待杜畿的态度,和当初对待步骘他们的态度,还是不太一样。
步骘归附时,那是在广陵小有名声,被人们所认可。而他本身也属于淮阴大族,虽说没落,却见识不俗。而杜畿呢?经历远非步骘可以相比。他辉煌过,沉沦过,被人赞誉过,更亲眼见识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颠簸流离半生,若以人生阅历而言,杜畿远比步骘他们丰富。
也正是这个原因,曹朋没有像对待庞统他们那样,视为座上客。
对于杜畿而言,此时的礼数,也许不过梦幻。
与其态度上热情,倒不如给他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比如,住上大房子,吃上好东西,兜里面揣着钱帛,让杜恕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于杜畿来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远比那些虚透巴脑的赞誉,或者礼数,更能让他产生好感。
这将会是一个新搭档,和之前那些搭档完全不同。
他更成熟,更沉稳,经历更丰富,思想更理性……
可以说,杜畿是曹朋入仕以来,所接触的幕僚当中,除了李儒之外,年纪最大的人。对于这么一个人,曹朋还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想必郭嘉推荐了杜畿,这个人断然不是徒有虚名。
一路策马,朝着毓秀大街行去。
许都城中已经华灯初照,天黑了!
曹朋抵达毓秀楼的时候,却意外的看到了一个熟人。
“史老大,何故在此?”
毓秀楼外,一个身材不高,提醒略显瘦削,形容憔悴的男子,正在为人牵马。
史阿!
看他这副模样,曹朋真的是吓了一跳。
这家伙未免也太落魄了吧……怎么干起了小厮的活计?
说起史阿,也许大家都还记得,他是东汉末年时期,第一剑手王越的亲传弟子。曹朋在建安二年时,与史阿结识,当时的史阿,可是光彩照人,气度非凡。两人曾有过好几次合作。
最初,曹洪在雒阳设立赌坊,便是史阿前去经营。
而后曹朋在雒阳出任北部尉的时候,史阿也出过不少的力气……
只是后来,史阿决意跟随曹丕。一方面,曹丕是世子,另一方面,史阿曾当过曹丕的剑术老师,交情不错。相比之下,曹朋当时就弱了点。因为砍了伏完的手,而被罢免官职,幽居家中。
此后,曹朋与史阿,就再也没有过交往……
而今的史阿,形容憔悴。
一袭灰衣小厮的打扮,走起路来,也是一瘸一拐。
看到曹朋的时候,史阿先是露出惊喜之色,而后面带羞愧,扭头就要走。曹朋连忙下马,快走两步,一把便抓住了史阿的手臂。
“史老大,你这是怎么了?”
“公子,史阿愧对公子。”
“诶,你这是什么话,你我之间,也算是过命交情,当年在雒阳时,还并肩作战,谈什么愧不愧的?
你……”
曹朋看着史阿,眉头一蹙。
这才几年不见,史阿当初那满头黑发,已变得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