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嵬山北方与契丹接壤,两国之间有十余里禁区,以此划分两国边界有五六年之久,禁区内蒿草杂木遍布。
近日,一条割藤断木的羊肠小道横穿两国十里禁区,直通庆国黄嵬山驻军背后。
驻军堡寨疮痍满目,正北门沟壑尸横遍地,围墙之上以及四方哨塔皆被身穿兽皮绒甲的契丹兵卒占据。
他们轮班盯哨,戒备八方,以防庆国反扑。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切安全,兵卒们渐渐有了丝懈怠散漫,甚至两手拢袖,靠墙眯眼小憩。
届时,哨塔走来一位甲胄傍身的青年,身后有三五随从轮番抬着一杆大戟。
此戟的主人正是被誉为契丹双龙的青年双骄之一,耶律鹤,也是此番主谋南攻庆国的契丹第一国师耶律啸之子。
随行的自然还有上次岢岚山一同败归的大统帅大贺罗汗。
哨兵们慌忙提起精神迎接两位将领统帅视察。
耶律鹤与大贺罗汗没责备他们方才的懒散,反倒体桖他们夜间冷暖,关心家属安康,又讲述攻城容易守城难的道理,以及守住此地对契丹大军南下的重要性,待大军成功南下,那放眼望去肥沃土地将彻底改变契丹祖辈游牧的生活,在场兵卒不光加官晋爵,更将成为契丹民族的英雄。
一番激励听的哨塔兵卒气血翻涌,满是憧憬。
巡察激励至此,耶律鹤与大贺罗汗离去。
士卒们凝望着远去的背影,眼神满是斗志热血,在这铁血无情的军营,懒散军纪是重罪,统帅将军发现非但不罚,反倒贴心关怀鼓励,遇此宽仁良将统帅,此生足矣。
正因为兵卒知道这层理儿,眼神更加坚固了效忠绝心。
待到两位良将下了哨塔,青年对肌肉纵横的魁梧大统帅使了个眼色,大贺罗汗当即领会,朝旁边参军下令严惩哨兵头子,以消极涣散,治军不严为由。
治军如驯兽,对下要宽仁,对上需恩威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