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南直隶(中)

"但那新任的漕运总督李养正曾在南京户部任职多年,且与李三才,邹元标等人交情颇深,应当不至于影响到我等吧?"

短暂的沉默过后,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缓缓起身,惊疑不定的望向上首的魏国公徐宏基,低沉的语气中充满着狐疑。

他叫汤国祚,先祖为东瓯王汤和,此后家族爵位中断百余年之久,直至隆庆年间方才被复爵,封为"灵璧侯"。

而他的祖父汤世隆曾在隆庆年间提督漕运,并担任南京守备一职,使灵璧侯府成为南直隶近些年来,仅次于魏国公府的勋爵。

"诸位还要自欺欺人到何时?"

闻听灵璧侯汤国祚的言语,魏国公徐宏基倒也没有动怒,但保养极好的面容上却是充斥着溢于言表的失望之色,并且冷冰冰的低吼道:"那李养正或许不会为难我等,但两淮盐运使袁世振呢?!"

"朝廷这一次,可是直接将其擢升为南京户部侍郎。"

"朝廷已经盯上咱们了!"

嘶。

待到徐宏基将话说完,偌大的厅堂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对于这位前些年在两淮"大刀阔斧"整饬盐政的文官,他们可是早有耳闻,并且与其打了不少交道。

这位出身蕲州的文官在两淮任职不过四年,但其开创的"纲运法"却极大程度弥补了各地盐商伪造盐引,逃避税额的乱象,继而影响到了他们这些勋贵的利益。

作为在这南直隶传承了两百余年的勋贵,他们在各地盐场所占的份额,比之那些财大气粗的盐商们丝毫不差。

正因如此,这袁世振方才能够在为朝廷提供了四百余万两的进项之后,依旧落得一个"贪腐受贿"的罪名,被迫辞官回乡。

"公爷,应该不至于此吧?"

或许是真的不关心朝廷时政,或许是有足够的把握,令那袁世振再一次"无功而退",在场勋贵们的表情依旧轻松,甚至还有人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嘴,心道这魏国公徐宏基莫不是因为上了年纪,变得瞻前顾后起来?

"不至于此?!"

像是听到了某个天大的笑话,一直强装镇定的徐宏基猛然于桌案后起身,在眼前诸多勋贵惊恐的眼神中低吼道:"本公收到消息。"

"朝廷已是委任了新的济宁知州,整饬行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