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五。
伴随着沉闷的宫钟声,笼罩在巍峨皇城上方的稀薄晨雾渐渐散去,夹杂着一丝暖意的日头自穹顶上挥洒而下,映射在紫禁城的每一寸角落。
不过盏茶的功夫,隶属于各个署衙的官员和吏员们便开始点卯,其中身着绯袍的高官,以及有资格于乾清宫听政的朝臣们更是不约而同聚集在位于紫禁城以东的文渊阁,脸上的表情皆是有些凝重。
许是受在场朝臣的情绪所影响,就连来往于此的吏员和内侍们也都惊惶不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令人心神不宁。
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此地便是当值阁臣们日常处理政务所在的场所,乃是仅次于乾清宫的权力中枢。
自天子御驾亲征出京之后,每日都有无数道旨意自文渊阁而出,并发往全国各地。
许是昨夜没有睡好,此时坐落于文渊阁厅堂中的三位朝臣眼袋沉重,浑浊的眸子中满是血丝,与往常挥斥方遒,精神奕奕的模样大相径庭。
"诸位,"有些沉闷的吐出一口浊气,衣衫有些凌乱的内阁首辅方从哲推了推身前堆积如山的奏本,涩声发问道:"天子音讯断绝,京中百姓人心惶惶,政务更是萎靡。"
"我等何去何从,今日便要商议个章程出来。"
言罢,神情疲惫的首辅方从哲便斜靠在身后宽大的座位上,同时眼神复杂的瞧了瞧不远处的大理寺卿邹元标。
就在前日,朝中翰林"冯铨"公然上书,声称天子下落不明,请以大明国本为重,拥立信王监国。
起初的时候,他虽是对此有所耳闻,但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毕竟在国朝历史上,比这等言论还荒谬的"惊人之举"实在是屡见不鲜。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不过一夜的功夫,朝中御史言官的奏本便如雪花般被送进了文渊阁,内容均是与信王监国有关。
除此之外,在昨日晚些时候的"廷议"上,大理寺卿邹元标竟是亲自下场,表明拥立信王监国的立场。
"国不可一日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