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周文坛地位极高,备受天下文人推崇,他还是当朝首相胡谭龄的老师,为人刚正不阿,品德高洁,是大周乃至世间顶级大儒。
地位尊崇连周皇都对其礼敬三分,昨日朝堂未见其身影,想来已经不干涉政事。
“你虽年幼,但诗赋绝伦,说实话,老夫对你很是在意,日后便以友相会,如何?”
朱佑国一见少年,有惺惺相惜之感,顿时提议道。
“万万不敢,您学识渊博,晚辈岂敢平辈论处。”
秦子瑜假意推辞,贯彻为人处世之道,心里却是嘀咕一句:
唉,我怎么变得这么虚伪了,真看不起自己。
“嗯?小友莫非觉得老夫年纪大,看不上?”
“非也,既然朱老盛情,那晚辈只好却之不恭了。”
秦子瑜心下狂喜,若是跟朱佑国打好交道,便又多了一个撑腰的人,他在大周还不横着走。
到了朱佑国这个境界,已不在意虚名拙利,所看重的只是人品和学识,学有所识,识得世间真理,方有作为。
“客套话不多说,老夫问你,吾辈学是为何?”
来了,来了,这是朱老给予的考验。
简单一问,却能探出对方心境是否开阔,格局是否远大,以及人生价值观。
可谓别出心裁。
闻言,秦子瑜毫不犹豫道,“吾辈若学成,所求自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轰隆!
如蒙五雷轰顶,朱佑国反复呢语,万分惊奇这段话由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说出,那种对国家、对人民的使命和担当,他都有所不及。
“好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四句话都昭示了大胸怀和民族凝聚精神,你通过了考验,配得上做一名师者,今日也不用做什么,熟悉一下国子监然后开一门课就好。”
“时间你自己定,放学前,老夫会带几个没课的博士、教习来旁听,期待秦司业好好表现!”
“这···好吧,请朱老约束好博士们,我这门课有些人一时间无法接受。”
秦子瑜哭笑不得,昨夜考虑到祖国的花朵需要关怀,他便做一名“园丁”,由此决定教这门课。
在这个懵懂年华谁都会有困惑,一直以来所有人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