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不错,会写自己名字也不错。等到了凉州,那边有了学堂有空可以去学堂学习一下,对自己有好处。”
武卜以为县令和他开玩笑,说实在的,家都还没有着落,怎么突然会提学堂的事情,在武卜 印象中,能进入学堂的只有贵族子弟才有的特权。所以武卜也只是点点头应付一下。
县令让文吏给武卜做了一个牌子,一面写着武卜的名字,另一面写着优秀两字。这牌子是各地郡县都有的特制牌子,上面有县署名称刻印,做工精美,其实和官员文吏他们用的身份铭牌差不多,只是没有明确的职位罢了。
武卜见到上面有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他也不认识,但是觉得只是县令大人亲自给的,一定是贵重物品,就小心谨慎收藏起来。
“没事,这牌子你就经常挂身上就好。”县令看武卜把牌子收起来无奈笑道。这牌子就是用来展示的,收藏起来他给这牌子的用意也就白费了。
武卜听从了县令的建议,把牌子挂在腰间。
很快袁熙派来的凉州一个郡的文吏把这群人带到凉州去。
这个郡就是敦煌郡。敦煌郡是凉州最西面的郡,新发现的硝石矿也是在此敦煌郡内发现。敦煌郡虽然在凉州最西面,境内也有不少沙地,但是也有几条河流,有党河和疏勒河,有两处湖水,其中渊泉是凉州仅次于居延泽的第二大湖,敦煌城北面党河的终点也是一个湖。
有水的地方就有土地,有些甚至是因为没有人居住,长满荒草,没有开垦出来。
正好可以把无处安置的流民放到这里来。
过了一个多月流民从豫州来到凉州敦煌。一路上他们确实没有遭受饥饿和寒冻,袁熙所派的官员给他们安排的很好,
这些流民途经司州雍州见识到袁熙治下欣欣向荣的农村景象既惊讶又羡慕。他们一路甚至有其他村民主动送他们吃的和衣物,这些流民来到敦煌的时候,不仅没有路途遥远而变消瘦,反而都长胖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