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一路南行,天气也没好多少。但比起西北的酷寒,南下的天气要好了很多。
李秋水内功高深,不畏惧寒冷。一路南下,都是曾经熟悉的地方。
经过嵩山的时候,李秋水想上去看看。离九月初九的少林大会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一切都归于平静,也不知道如今的少林寺如何。想到少林寺,李秋水又禁不住想起了王语嫣,也不知道她如今怎样,少林寺的易筋经不知道有没有参悟......很多念头涌入李秋水男孩,曾经和师兄无崖子一起造访少林寺,就是想窥探易筋经,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了。
“还是不去看了!看了徒增烦恼!”李秋水淡淡道,“因为此时,无尘子也和我们生分了,不知道他如今跑到哪里去清修了!”
李秋水继续赶路!
比起西夏,大宋是繁华了许多,可是也有许多居无定所的人。对于民生,李秋水也不在意,从小她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一天路过扬州,经过那二十四桥,李秋水又感慨起来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李秋水喃喃自语道,“师兄,你说我站在那桥上的时候,煞是好看!可是如今,你看不到我最美的时候了!”此时,万籁俱静,明月朗照,李秋水踩着那二十四桥,看着水中的明月,影影绰绰的倒映着李秋水的身影,婀娜多姿,一阵微风吹来,月亮皱了,身影也摇曳起来了,真是波心荡,冷月无声。
李秋水禁不住轻轻一跃,踩在那月亮皱起的地方,然后一个转身,从水中升了起来,再向前平移,快速的滑过水面,落在二十四桥的对面,然后消失在夜空中。
刚好一个打渔的人回来,看到一白衣少女凌空虚渡,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中,就如同仙女下凡一样,睁大眼睛看着那便衣飘飘消失在月色中。第二天,扬州城里,就流传着,仙女下凡的故事。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扬州到苏州不远。近乡情更怯。本来按照李秋水的脚程,半天时间就可以到了,可是李秋水拖拖拉拉,花了一天的时间。
对于苏州,李秋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点厌恶,又有些难过。厌恶的原因,是因为,在这里,自己和丁春秋生活了一段时间,那是自己背叛无崖子的铁证。难过的原因,是因为,在这里,自己女儿李青萝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自己很早就离开了她,导致她性格怪异。
“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该面对的也终究是要去面对的!”李秋水看着远处的寒山寺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