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上柳梢头。
川流不息的稠密人群,一直是扬州渡口一贯以来的一大盛景。
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盛夏正午,这里的人就像是长江上的水,流也流不完,赶也赶不尽,总是那么的多。
南来的北往的,孤身一人的拖家带口的,形形色色的百姓皆汇聚在这里。
而今儿上午,扬州渡口却罕见的清空了码头,只留下一片空旷的场地。
一票身着绯色官袍,平常难得一见的老爷们,纷纷就着晨光从轿子里走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儿?官老爷们怎么都跑过来了?”码头上的一个力工,此刻站在官兵身后朝周边的同伴询问着。
同伴闻言,翻了个白眼无语道:“还能怎么回事,来了个更大的官儿呗!”
“更大是多大?”
“你问我?要我说怎么说也得比知府老爷大吧!”
众人窃窃私语,围观的百姓们倒也不着急反而聚在一起看上了热闹,一个个对来人的身份议论纷纷。
更有见多识广的老人科普道:“这么大的排场,上次还是巡抚老爷过来呢,不过就是巡抚老爷也没上铺地红毯啊!”
只能说古代并非后世,若是后世有哪个官员敢摆出这样的大阵仗.....
只怕要不了半天,全国人民都得对他口诛笔伐!
而现在,众人不仅不觉得有问题,反而一个个心里好奇,只想着一睹这等达官权贵的风采,以后也好和亲戚朋友吹吹牛逼。
#
#
林如海从马车里走下来,和几个同僚寒暄几句,便前往码头迎接之处。
按理说他身为四品知府有资格坐轿。
但是他一来不喜欢那东西,总感觉自己还年轻,没到垂垂老矣上不得马车的时候;
二来今儿也不适合坐,因为自家女儿就跟着呢.....
“林大人,听说这位新上任的贾制台,和您搭着亲戚关系?”
说话的是个新上任的通判,刚从外省调了过来,对贾瑜了解不多。
还没等林如海回话,旁边就有人帮着解释道:“老刘这你可说对了,这位制台大人是林大人家中子侄辈的,去年夏天还来过咱这里,帮着大人惩处盐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