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安排的很近,上午要去王家行拜师礼,下午又要回家来办拜师进学的宴席。虽然贾敦已经给他安排的七七八八,但是作为主角,他的事情也不少。
和贾敦一同坐上马车,一路上摇摇晃晃的,但是贾瑜原本有些睡意的大脑反而清醒了起来。
贾敦坐在对面看着他,憨厚的脸上充满得意,却又刻意板着父亲的架子:“瑜儿千万不要因拜师而沾沾得意,跟着王公要虚心进学,不要顽皮,更不能惹得老师生气。”
他本想再多告诫几句,结果刚一说完了,心中却莫名有些酸楚。
没想到儿子短短一个过年的功夫,就已经成熟了这么多,雏鹰即将展翅,而自己的羽翼如今已然护不住他了。
贾瑜沉声应是,心思细腻的他却没有发现父亲心中的小情绪。
他此刻在思考另一件重要事情:
已知王怀川的学生,自己的师兄是林如海,那么自己和林如海就是平辈。
那么按他的估算,现在差不多八岁左右的林黛玉,就要喊自己小师叔?
本来从贾敦这里算,他和黛玉是妥妥的同辈,应该以表兄表妹称呼。
结果拜个师,居然把自己的辈分提上来了......
现在写神雕侠侣,恐怕赶不上黛玉进京了吧......
马车停在王家门口,贾瑜跟在父亲身后下车,收起了心中的小九九。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王家的文化书香熏染,下车时候他不禁反思,自己居然对一个八岁小萝莉起了这么多心思,自己可真是个畜生。
贾敦正要将带来的束修交给一旁站着的下人,却见那人弯腰婉拒,客气道:“贾公子的束修礼要由三少爷亲自代收,小人不敢逾越。”
仅仅这一个小细节,既可见王家对于拜师的看重程度。
贾敦同样心中感慨,惊讶于王家家风之正的同时,又骄傲自己儿子的才华,能如此被王家看中。
王天成从正堂急急迎来,他今日也是盛装等待体面严肃,一扫之前的潇洒不羁。
先是对贾敦问安,在接过束修之后,又牵着贾瑜,领他到正堂来。
王家正堂原本高挂着的宋徽宗真迹,此刻已经被悄然取下,取而代之的是孔子的画像。
王怀川坐在画像一侧,抚须而笑。
此刻已然天光大亮,初生朝阳悬于东方,照的满室皆明。
王怀川走上前,先为贾瑜正衣冠,随后打理好衣领衣袖,带着贾瑜在孔子像前站定。
他深色郑重,先是对孔夫子行了一礼,随后说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