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向来不是什么正经人,经过后世的信息大爆炸,记忆中原主看过的几本时下流行的小刘备,实在很难触到他的G点。
“王叔啊,我今天来,是想看看科举类的书作。不瞒你说,今日吃饭老娘还说让我考个童生回来。”
贾瑜一本正经,也没在乎王掌柜脸上的惊愕。
在古代,正常人想要出人头地,无外乎文武之道。而走科举之路,是贾瑜心中思虑过很久的想法。
当朝皇帝年号宣文,不说这个年号是皇帝真心还是太上皇威逼后定下的,但至少明面上皇帝是更重视文治教化的。
读过原着的贾瑜还知道,在这场二龙之争里,胜利的正是当朝皇帝。站在太上皇派系的贾家甄家更是被皇帝连根拔起。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选择从军入朝,速度确实会比科举入仕快上一些。
但是呢,贾瑜从没想着只做个匡扶乱世的贤臣名将,他的眼光看的更高。
做曹操,他天时不够,如今景朝还不够乱;
做刘备,他地利不行,没有给他据守发育的蜀中;
做赵匡胤,他人和不行,手下没有人马。
只能先当当司马懿这样的老六,文武都先发展着,静待天时以图大业。
当然最重要的是,贾瑜自今天下午醒来之时就已经发现,他此刻的记忆力超乎常人,无论是原主的府内经历,又或是前世的浮浮沉沉,种种细节他竟全然铭记于心。
他不知道这是所谓的穿越福利,亦或者是什么灵魂变异。
总而言之这对现在的他来说确实算得上一件好事。
这种类似于超忆症的能力,是他如今读书考科举的底气。
“瑜大爷?瑜大爷?”王掌柜从书坊深处不知哪里踅摸出了几本书,笑眯眯的走过来。
“瑜大爷若是有心下场一试,这几本是对大爷大有帮助的。前面这几本,是咱们顺天府知府刘大人前些年所作,详述了府试之前的各类精要。后面这几本,是前些年北直隶各府的试题,大爷回去也可做个参考。”
别看王掌柜这人天天推销些什么“文人传记”等小刘备文,不像什么正经人。
但如今说起科举,他倒也讲的头头是道。
就连贾瑜这个萌新小白也听明白了:前者是考试大纲精要,后者是考试真题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多谢王掌柜指点,碧蕊,去给掌柜结账。”贾瑜一拱手,拱手向王掌柜致谢。
“大爷,这考试却不是随便看看书就能成的,童生三试,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王掌柜收了银子,心情倒是不错,此刻站在柜台后捋了捋胡子,一脸得色的炫耀经验。
听到这话,贾瑜也顺着接了下去,“还望王掌柜赐教。”
王掌柜摇头晃脑的,倒也没有藏私,此时竟真有了几分读书人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