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以命换命,圣人陨落

云中策 一只闲云 1610 字 8天前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春雨杏花的江南,与黄沙烈马的西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月初三的松州城,最近几日都是春雨连绵。这场春雨已经在江南道上空连续降落好几天了,住在松州城中的人们,也被这场连绵不断的春雨硬生生锁在了家中。

松州城东百里,阴阳山、阴阳观中,有一精致竹屋在雨中矗立。两位白衣儒生打扮的青年冒雨穿过紫竹林,同时向竹屋内喊一声“师父!”径直拾阶而上。

竹屋内,一位鬓发斑白、面色红润的老者正附案而坐,他面前的案几之上,纸笔摆放得整齐有序,桌面擦拭得一尘不染。

此老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南疆卜神司空镜。

俩白衣儒生对着司空镜弯腰行礼,尔后走到案几两边坐定。坐在案几左边的俊雅儒生,是司空镜的入世弟子常维春,右边略显病态的儒士,则是司空镜那位未曾入世的大弟子郭一良。郭一良虽常年跟随师父司空镜隐卧阴阳观,却早已是声名在外,君子恃才,伺机而动,郭一良依旧在等,等一个机遇,等一位明主。

大雨飘摇,司空镜正襟危坐,率先开口问道:“关于此后天下之势,你们二人心中的答案可有备好?”

常维春与郭一良不约而同站起施礼,接着将他们写有答案的竹简恭敬地放在司空镜面前案几之上。

司空镜逐字逐句阅览,从始至终面无表情。览完许久,他才哀叹一声,后又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暗淡,:“那人只走出一步棋,却要我走出数步来应对呐!”

常维春与郭一良都把头垂得很低,没人接话。

司空镜缓缓起身,先是拿起郭一良的竹简,从头到尾再读一遍,才不紧不慢开口点评道:“啊良啊,你的这篇《预势》推理得也还算合乎大势合乎大道,可思想不免有些激进,杀伐气息太重,战争啊,到头来受苦的,总是百姓!”

郭一良没有说话,但他简单到只是略微抬头这个简单的动作,司空镜就已经从他眼睛里捕捉到了他的心思。

郭一良轻微抬头看一眼司空镜,便又快速将头低下。见郭一良久久低着头,司空镜轻咳一声,弯腰换上常维春的竹简,再一遍过目之后,挑其中重要字段读了出来。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当下乱世,鄙以为终归有一统。十九国中,卫国居中,四面环敌,若一朝局变,必是首当其冲;关陇国雄踞西北,强羌已定,可谓已无后顾之忧,进可取,退可守;北夏国虽有劲旅铁鹞子,然其西有关陇国牵制,其北有大原国虎视,其南有西蜀国掣肘,实难开拓;代许若想长久,必须始终与关陇国结成同盟,否则天下将危······”

“兴农耕、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此乃战争之本,此乃南楚立国之基也,南楚据险而居,自保有余,若想鲸吞天下,必先自壮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