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宇文护

元初念完后良久都没有回过神来,好像冥冥之中有种召唤,那其中的哀伤之意像是找到了发泄口,全部灌输在元初的意识当中,挥之不去。

此时坐在元初识海中央的老者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因为元初的识海当中弥漫着冰冷的哀伤,冻的老者不禁皱了皱眉。

就在这时,宇文邕见元初目不转睛地看着一本书发呆,就好奇的悄悄走了过去,当看到书页的内容后宇文邕感叹道:“这首诗是秦国人为了悼念子车三杰而作,表达对他们的死感到无比悲痛。”

元初被这突然的声音打断了思绪,问道:“他们三个人怎么了?”

宇文邕道:“当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为秦国开疆拓土,富国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一代雄主。可惜,到了晚年,秦穆公贪恋尘世,依仗自己为秦国打下了大好河山,不甘愿自己孤独的死去,便想让自己最亲近的臣子陪他一起死,这子车三兄弟便应允了,等秦穆公死后,子车三兄弟遵守承诺,决然为秦穆公殉葬而亡。”

“子车三杰之死,虽看似是为君而死,是秦穆公害了他们,其实还另有一种说法!”这时王轨插话道。

“还有何说法?”宇文邕也惊讶的问道。

“我也是听说,可能也只是捕风捉影,说是秦穆公当年虽然想让人陪葬,但也没有想过让国家重臣随自己而去,他知道这样与国于民都不好,但后来不知听了谁的话,在一次酒后便对着子车三兄弟道:‘我一生为国,如今将要死了,却是什么也带不走,而你们却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和人们的赞誉,却没人能理解我这老人的孤独,死后也没人陪伴在右。’子车三兄弟一听这话,哪还不明白秦穆公的意思,三人便同时答应要与秦穆公一同共赴黄泉。秦穆公听三人的话后大喜,并称赞他们是好臣子。后来又听说秦穆公在临终前对儿子赢喾叮嘱道,若是自己死后,子车三兄弟遵守诺言要陪葬,便阻止他们;若想逃脱,便让他们真的陪葬。然而,等秦穆公入土那天,子车三兄弟如约都进入了墓穴,却没有人出来阻止,直到墓门封闭,已继位的秦康公也没有出来说话,就这样,三兄弟便随着秦穆公去了。”

“这么说,是有人挑拨秦康公和子车三兄弟的关系?”宇文邕疑惑道。

“很有可能,当时子车三兄弟都是朝中重臣,怕是有人看不惯,造谣诽谤,秦穆公怕也是一时糊涂听了谣言半信半疑之下以此试之,结果真的害了子车三兄弟性命。”王轨道。

“可惜呀,可惜!”宇文邕惋惜道。

“是啊,子车三兄弟的死是秦国的巨大损失,后来秦康公只知吃喝玩乐,荒废了政务,也让秦国从此衰落,内乱不断。但相比秦国而言,子车三兄弟的死那更是子车氏的灭顶之灾,让子车氏从此之后,一蹶不振,慢慢的脱离了秦国权利中心,成为了普通的族群。”王轨也感慨道。

“听说子车氏后人慢慢的也都将姓氏单改为一个车字。”王轨又补充说道。

一听到“车”字,元初的识海里忽然闪现了一个念头,感觉是那么熟悉,但是这个念头又太短暂了,就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元初想抓住,可是却又什么都没抓住。

努力回想刚才的瞬间的元初,突然抱着头发出痛苦的声音。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宇文邕和王轨惊的不知所措,只能赶紧问道:“小兄弟,小兄弟,你怎么了,怎么了?”

好在片刻间元初恢复了过来,道:“我没事,刚才突然有点头痛。”

宇文邕和王轨又再三确认,看不出元初有半点不适,这才放心下来。

宇文邕看着元初有所思,也没出口打扰,一时间场面变得静悄悄的。

片刻后,王轨问道:“你到这里是想找什么书吗?”

“我只是想随便看看,没有什么特别想找的书。”元初说道,他自然不会把自己想找佛经的事说出来,因为他已经知道当今皇帝下令灭佛的事。

“这石渠阁里面收藏有不少野史或是正史的批注,你想看什么书可以尽管看。”王轨说道。

就在元初刚要开口说话时,楼下却传来的通报声:“陛下,大冢宰来了,说有事找您!”

宇文邕心中一惊,更是纳闷:“不是刚散朝吗,他怎么又找到这里来了?”不过宇文邕也只是想想,不敢随意说出口,就回道:“朕马上下来。”

“不用了,还是老臣上来吧!”这一声自是大冢宰宇文护的声音,而此时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在了楼梯上。

宇文邕心中大惊,看了看元初,元初会意,准备向更里面挪动,其实元初在长安城这几天早就听说了大冢宰宇文护的事,知其心性凶狠冷酷,而且把持朝政,还欺君。同时哀叹自己不就看个书,却引来大周国的两位正主。

就在元初刚要移动之时,宇文邕又向元初摇了摇手,又制止了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