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遍视席上众将,将众人的脸上都是跃跃欲试的神气,唯有田重远面上隐隐带有忧色。
此时晁斌元帅正意气风发,不觉微微感到奇怪,道:“田重远,你有话要说?”
田重远为人向来随和,不忍拂了众人的兴致。然此刻晁斌元帅问起,事关军中安危,却又不得不说。晁斌元帅见他欲言又止,便道:“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席上并无外人,既是商议军中之事,自当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才能考虑得周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重远点点头,道:“元帅,我军此次打退敌人,保境安民,已得全功。若要深入北境,则须不战则以,战则必胜,以免先前之功,付之东流。”
众人纷纷点头,道:“说得不错。”
晁斌道:“嗯,你继续往下说。”
田重远道:“这就要求我们在战前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作出全面的分析比较,准确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优势,并以此制定夺取此战胜利的方略。正所谓‘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晁斌心中想着这些自己当初教田重远的话,微微沉吟,见田重远住言,望着自己,笑道:“你继续说下去。”
田重远道:“是,元帅,辽国占据英云十六州,历时已久,根深蒂固。我军远来,已经历连番大战,且不明地理,若深入敌境,还要考虑到粮草能否供应充足,如此这般千方百计地消灭自己的弱点,使敌人无隙可乘。为要做到‘知彼知己’,还要派遣各色细作潜入辽境境内部,进行各种侦查,了解敌情。我们是否已经做到‘先胜而后求战’,请元帅三思。”
帐中诸将都瞧着田重远,见之前大战的第一功臣,脸上尚带着少年人的稚气,在众位惯战沙场的将军们面前侃侃而谈,与领兵打仗的大行家晁斌元帅聊起了兵法,却似是要劝大伙儿急流勇退,不免大失所望,但却知道他所说的,却是有道理。当此之时,两国势均力敌,谁也轻易灭不了谁。好在大败辽军,牢牢占据主动。
果然不久萧太后即下令耶律休哥等罢兵还朝,分拨将士守御各地。太宗皇帝得知辽国退兵,也下诏召回晁斌等军马。两国遣使言和,共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