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寸土寸血,朱氏义军

牧氏善守,牧氏子嗣守卫槐荫城,从未失陷过。

而一城一异,城与城不同,又衍生不同的守御法门。

牧羊力推的义军、民军非首创,而是参考施行。

义军,是官府征召民间悍勇义士,组建的准军事化组织;

民军,则是官府组织民间精壮参与战斗,保家、保妻子儿女。

晋地贴近敌占区,征召义军、组织民军,不违律法、规矩。

而且,征召、组织准军事组织,并未向朝庭伸手要钱、要粮。

几年光荫,晋地几是脱胎换骨。

依照林肇村的命令,太原府、晋城府各拥十万义军,定期服役,另有二十万民军随时可投入战斗;郡城,则是一万义军、两万民军。

即使县城,也有一千义军、两千民军。

满嘴络腮胡子的汉子,正往草袋里装土,而嘴不闲:

“小小朱,你们朱氏不是不掺和世间争斗?”

小小朱是少年,长满疙瘩肉的英武少年,好巧不巧,姓朱!

咧嘴笑了,小小朱振臂道:

“你说的是权贵内斗,狗咬狗一嘴毛,老朱家不掺和!死再多的人,也不会正眼瞧一下!但是,胡狗、异族不行,来一个要宰一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络腮胡子错愕,又若有所思。

晋地多丘陵、小山包,地形复杂,稍不留神会迷路。

故而,不熟悉路径的外来人,必走官道!

纳塘县是太原府治下的普通县份,唯一的特别,是离蓟州近。

距蓟州的廊桥,只有数百里。

大燕帝国突然发兵,二十万轻骑沿着官道呼啸而过,不扰官民。

更奇的,陆续出发的轻骑,分成十路,绕过了纳塘县。

四十二万大军,竟是秋毫无犯!

纳塘县地处前沿,尤如边关,战争准备十分充足,本是想大干一场,打一场县城保卫战,给胡人蛮子一个教训,才会从容撤走。

没曾想,他们听到轰鸣如雷的蹄声,连胡骑的马屁股也没见到。

络腮胡子,是纳塘县的守备大人,职业籍兵。

而小小朱,则是纳塘县武馆的轮值教头,听说,很有来头。

小小朱的真实身份,是洛阳朱氏嫡直的子嗣,是朱袍、朱菲同班辈的堂弟,大名朱铳,跟一愣、一傻友情深厚,是总舵派来的精英。

呵呵,混总舵《如意车行》两百余人,大都是跟愣、傻有交情的少年,也有混资历的投机者,少年们的运气不错,有吃有喝有饷拿。

牧羊有意经营敌占区,朱袍、朱菲心里有数,先将棋子布下。

朱袍、朱菲是《如意车行》的大掌柜、二掌柜,定下的基调,将被十九行省分舵忠实、不打折扣地执行,朱氏弟子应是义军的主力!

朱铳是纳塘县的义军头目,正组织一场伏击战。

轻骑过后,必有载了辎重的车队跟随!

朱氏的弟子遍布源陆的旮旯角落,大燕帝国的军事调动,瞒不住无孔不入的朱氏弟子,一组百余辆大车组成的车队,正急急赶来。

而护车的胡骑,才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