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文痞劣迹终昭彰

钱文痞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他的名声,他的地位,他的一切,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一些原本被钱文痞误导,对顾长渊的新文化理念持怀疑态度的文人,此刻也开始重新审视。他们意识到,钱文痞的倒台,并非仅仅是个人恩怨,更代表着一种腐朽的文化风气的终结。

吴书生激动地走到顾长渊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顾大人,我之前被钱文痞蒙蔽,对您多有冒犯,还请您原谅。”

顾长渊扶起吴书生,温和地笑了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到新文化运动中来。”

聚会的气氛逐渐转变,原本的喧嚣和热闹被一种肃穆和期待所取代。人们开始讨论顾长渊的新文化理念,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生——宋大儒,缓缓站起身,他捋了捋长须,目光深邃地看向顾长渊……

宋大儒缓缓起身,他鹤发童颜,一身青衫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瘦,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捋了捋长须,浑浊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顾长渊身上,语调低沉而有力:“钱文痞的行径,的确令人不齿,老夫也深感痛心。然,顾大人莫要以为揪出这样一个蛀虫,便能证明你那所谓的新文化理念便是金科玉律。”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原本有些骚动的场中激起一阵涟漪。一些原本对顾长渊新生敬佩的文人,听到宋大儒的话,神色又开始动摇起来。

顾长渊神色不变,拱手道:“宋老先生此言差矣,晚生并非以此事证明新文化之优劣。只是不希望有人借着文化的幌子,行欺世盗名之实。”

宋大儒摇了摇头,叹道:“顾大人,老夫研习圣贤之书数十年,深知传统文化之精髓。你所谓的‘新文化’,不过是一时兴起之论,缺乏根基,终究难成大器。”

“根基?”顾长渊轻笑一声,“不知宋老先生所说的根基,是指何物?是墨守成规,还是闭门造车?我所倡导的新文化,并非要全盘否定传统,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宋大儒冷哼一声,“时代如何发展,岂是你一人可以左右?我朝数百年基业,靠的便是圣贤之道,岂容你随意更改?”

“圣贤之道固然重要,”顾长渊语气坚定,“但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如果一味墨守成规,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宋大儒,“宋老先生德高望重,晚生敬佩不已。但晚生依然坚信,新文化理念,必将引领我朝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宋大儒与顾长渊针锋相对,两人你来我往,言语交锋,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在场众人屏息凝神,不敢出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徐凛风站在顾长渊身后,眼神沉静,他观察着在场众人的反应,心中暗暗思忖。他知道,这场论战,不仅仅是顾长渊与宋大儒之间的交锋,更是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碰撞。这场碰撞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新文化理念的未来。

吴书生和陈画师则一脸担忧地看着顾长渊,他们虽然支持新文化理念,但面对宋大儒这样的权威,心中也不免忐忑不安。

钱文痞瘫坐在一旁,眼神空洞,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剽窃来的作品名利双收,却没想到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就在这时,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身影悄悄地离开了聚会。他快步走在昏暗的街道上,脸上带着一丝阴冷的笑容。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字:钱文痞已除,下一步……他将纸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然后加快了脚步,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