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五章一点善心

云龙百变 东北三哥 1565 字 11天前

几声钟鸣想过后,一声清亮的佛号声响起,只见熬油大师脸带笑容的自房中走出,不急不缓的道:“两位老友,还在此处饶舌,不见那些心诚的居士们已快到寺门,何不省下些气力,传汝等大教之真意!”

众人寻声看向山下,果然见蜿蜒曲折的小路上人影攒动,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一个个花枝招展穿过碧绿的松柏间,宛如一只只蝴蝶,给清净的波若寺填了一抹胭脂气!

红衣大喇嘛达尔问道:“熬油大师,点灯、观法两位大师为何此刻还未现身,莫非他们二人早已带着徒弟去殿内等候,果然是早起的虫儿有吃!”

熬油大师哈哈哈一笑道:“达尔大师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只因有故友西来,今日又是宣法之日,寺内不免人多口杂,是以两位师兄弟已先行离去,另寻一处安静之地暂歇,带山上这些居士们离去后,自然会与远来之客回寺!”

说完,熬油大师那胖胖的脸上又露出招牌式的笑容看向红衣大喇嘛达尔,达尔大喇嘛虽有些中原言语还未精熟,却明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眼见熬油大师正话反说,知其非是恶意,只是与他说笑而已,当下淡淡的一笑,洒然向前方大殿而去!

悠然亭!

悠然亭建在波若寺山脚下左彻的一个谷中,四周围满了苍翠碧绿的松柏,平日里甚少有人到此,只因上山之人大多都是为了烧香拜佛而来,这个建在山脚下的亭子却变得少有人来问津,隔着仿佛青纱帐般的翠绿松柏,依稀可闻香客们的谈笑声,偶尔谷内几只悠闲的鸟儿发出几声清脆的叫声,却越发显得这悠然亭有些冷清!

脚步声忽响,两个老和尚一前一后进了悠然亭,随后二人便坐在了亭中的木凳上,谁也不曾开口,立时口观鼻鼻观心入了定,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忘却,只留这悠然亭依然在清清淡淡的风中继续冷清!

这两个老和尚正是波若寺的点灯大师和观法大师,他们听闻少林掌门无想大师和武当掌门知秋道长西来,念及他们二位掌门都是昔年的知交故人,即使出家为僧,又怎能不略尽地主之宜,偏偏却是不巧,今日恰逢香客上山礼佛之日,他们心知无想大师和知秋道长此番西来,定然是涉及到江湖中的龙争虎斗风云变幻,自然不愿给无想大师和知秋道长多惹是非,无奈之下,唯有退而求其次,来此与无想大师和知秋道长稍聚,待得香客们都下山后,同回波若寺一叙当年旧情!

风很轻,悠然亭外除了在苍松遮掩下长的蓬勃茂盛的野草外,甚难见到几朵野花,纵然有那么一朵半朵的漏网之鱼,也是开的毫无颜色,自然就很难见到采蜜的蜜蜂和蝴蝶!

松山镇!

镇外!

出镇的路旁长着几颗挺拔的柳树,一个灰衣灰袍的中年僧人正安安静静的在树下乘凉,此人面目虽有些凶恶,眼神中却毫无戾气,有的只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毕竟此刻日已偏西,却还未见到苦等之人,即使是出家的僧人也还是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波动!

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中年僧人立时眼中一亮,露出一丝喜色,当下身形轻轻一晃,便已立在了路的中央!

片刻间,数十骑马已到中年僧人面前,中年僧人却丝毫没有躲避之意,仍是如长在路上般一动不动,不过眼神中的喜色却大增!

当先的马上骑客是个中年道士,眼见有人阻在路的中央,立时将马勒停,正欲出口相询,怎料身后的少林掌门无想大师已开口问道:“挡路之人可是昔年纵横南海的水中鲨百里屠百里居士?”

那挡路的中年僧人立时微微一笑答道:“无想大师好记性,昔年只是匆匆一瞥,想不到无想大师居然还记得我!只不过水中鲨百里屠已是前尘旧事,此际小僧已皈依我佛,法名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