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仔的工作时间,与庙街的作息相同。每天下午五点多上工,晚上九点左右,人流量达到峰值时,是辉仔最忙碌的时候。而到凌晨一点半以后,行人逐渐寥落的时候,一些档口会选择收摊。因为游客众多,这里的商贩大多会说几种外语,不过只限于简单的推销和讲价用语。
辉仔盯着李明看了半天,知道这是名大陆客。于是上前用刻意拐音的“北京话”说道:“大……大哥!来看看啊,档里什么都有,蒸鱼活虾,新鲜象拔。全都很便宜啊,尝尝看啊~两份菜,老板还赠你啤酒啊~大哥~大哥看一看嘛!”李明笑着说道:“我确实饿了,你有什么好的推荐啊?要新鲜的,我不吃辣,也不喝酒。有没有饮料呢?”辉仔赶忙拉着李明,让到档口以后冲着里面喊道:“小妹,小妹啊!给老板安排吃得饱,吃得好的菜。”随后,辉仔又跑去路边招揽客人去了。
李明坐在档口的餐桌旁,看着条纹的折叠桌,桌上调味料拼盒像是每天都会擦拭一样干干净净。筷筒内的全都笔直笔直的竹筷,告诉着前来就餐的食客,庙街的档口究竟有多讲究!这时负责传菜的服务员拎过来一瓶啤酒放在桌上,上面扣着一个杯子。服务员翻开单页朗声道:“想吃什么?”李明怯懦的推了推啤酒后说道:“我不喝酒,我想吃饱点,有鱼、有虾、有炒饭就好。”服务员这时冲着身后灶上的厨师喊道:“发达哥,有鱼,有虾,有炒饭~他一个人。啤酒不要,换饮料!”厨师好像就是老板,趁着人不多的功夫,亲自从水桶里捞出一瓶镇着的可乐送了过来。然后客气的说道:“小妹今天本来有音乐课,周末太忙让她来帮忙,别介意!”李明笑着回应道:“没关系,没关系。我想吃蒸鱼和虾仁的炒饭。”老板这时兴奋的说道:“你是大陆人,过两天是要来看回归吗?你稍等,我这就给你去做。”老板开心的跑去灶台忙活去了。李明则趁着等待的功夫,观察起了周边的一切。
正当李明被这电影照进现实的场景所吸引时,一只手轻拍了李明的肩头。李明一回头看对方似是眼熟,但是忘记从哪里见过了。来人直接坐下朗声道:“小兄弟,一会儿坐我车回酒店!”李明马上想起了,这是送他们来香港的司机大哥。司机介绍自己叫林福荣,李明可以管他叫荣哥。李明赶紧招呼老板再来两瓶汽水,而荣哥则说道:“喝什么汽水?喝啤酒!”于是他喊道:“大声发,来一打啤酒。”正当李明疑惑的眼神看着他时,荣哥说道:“一会儿我手下开车送咱们回去。”李明点头应允着。
通过和荣哥聊天,李明知道荣哥就是宝柱哥请来专门保护李明的。因为荣哥专门跑得北上南下的客货运输生意,经常帮本社团和一些关系交好的社团运人运货,从未有过闪失,所以在社团里别人都管他叫“草鞋荣”。而因为草鞋荣在一些“社团大哥”被抓后,辈分自然提升了很多,所以除了其他社团叫他荣哥外,本社团小字辈的“四九”们都管他叫“荣爷”,其江湖地位不言而喻。
档口老板一看荣哥到了,赶紧招呼女儿盯着饭灶上的蒸锅,拎过一打啤酒后说道:“荣哥,不知道他是你的人。这顿我请!”荣哥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自顾自的抽烟点着头。李明这时说道:“老板,我看这里很热闹。一直都这么热闹吗?还是只有周末才这么热闹?”老板大声发示意稍后,然后跑去端来蒸好的鲈鱼,随后又干净利落的炒制了一份海鲜炒饭。海鲜炒饭里有虾仁、干贝、墨鱼还有海参,李明看着炒饭里丰富的食材馋的直吞口水。大声发示意李明尝尝,李明一口蒸鱼入嘴,鲈鱼鲜美的味道直接躲开了调料的束缚直冲味蕾,而随后赶到的调料味道才慢慢将所有味道融合其中,在李明嘴巴里铺满开来。最后落口时的甘甜,则是鱼肉蒸制后的神之馈赠。李明一边点头,一边又夹了一筷子,吃过后冲着老板挑起了大拇哥。
而当李明往嘴里送入一勺炒饭后,李明才知道之前的夸赞还是太早了。葱头油打底滑热了海鲜,随后少油爆炒裹了蛋液的米饭,最后倒入食材并添加了潮汕人特有的调味料后出锅。李明感觉食材味道虽有融合,但是依然泾渭分明的让李明尝出了海鲜和炒饭各自的香味。就好像李明一把抓着海鲜塞进嘴里,紧接着又塞进了炒饭那般,香味肆无忌惮的挑逗着味蕾,让人有着再来一口的冲动。李明不等荣哥和大声发反应,早已将盘中米饭舔食干净。嘴里塞满炒饭的李明,紧皱眉头闭着眼睛直摇头,那感觉仿佛是在告诉旁人,李明之前那么多年的炒饭是白吃了。
小主,
大声发毕恭毕敬的给荣哥倒了酒,随后抽着荣哥给点燃的香烟后问道:“小兄弟,怎么样?我大声发的炒饭,在庙街那可是响当当的。”李明一边摇着大拇指,一边吞咽着最后一口炒饭。然后说道:“老板,过几天我女朋友来香港,我们还来吃。”大声发开心的表示欢迎。随后,大声发回应着李明关于庙街的问题。
在大声发记忆里,庙街的过去并不是这样。大声发在庙街开档已经十几年,算是整条街上有资历的“老街坊”之一。他告诉李明,庙街最热闹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货品都是本港小作坊生产,本地拿货,本地销售,价格非常便宜,而来来往往的客人,则以香港人为主。“那时候的庙街,还不是一个旅游景点,就是街坊平时买东西的地方。”
通过大声发的介绍,李明了解到庙街的“平民味”,使得其极富香港地域色彩。李明心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港片会在庙街取景:《古惑仔之庙街十二少》、《食神》、《庙街故事》、《庙街十三妹》这些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都以庙街为背景地。
在庙街混迹过的荣哥看来,庙街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讲香港发展的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