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玫嫔见二人前来,忙起身相迎:【二位姐姐可算来了,妹妹实在无趣,便早早的让俗云请了二位姐姐前来陪伴妹妹,望二位姐姐勿怪。】

陵容道:【本宫听闻你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可好些了?】

玫嫔道:【身子的病吃点药也就罢了,只是最近心悸,实在难以忍受。】

海贵人道:【玫嫔妹妹可看过太医?】

玫嫔顺势道:【前些时日本宫请了李太医为本宫诊治,还开了一张药方,素闻海兰姐姐颇通医理,药方如今便在本宫的寝殿,不如你二人随我前来叙旧也好。】

小主,

海贵人和陵容一眼便看出玫嫔这是有意而为之,便顺势起身同去。

寝殿的确比暖阁更有隐私,不过刚入寝殿陵容便察觉出来不对,但没有多言。

三人同坐,玫嫔吩咐道:【俗云,你带其余宫人都下去,你守在门口,没有本宫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进。】

【是。】

俗云领命而去。

见殿内已然无人,玫嫔这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海贵人和陵容听得不由为之一惊。

陵容见情况如此,询问道:【玫嫔妹妹可是换了寝殿的熏香?为何味道与曾经不同?】

玫嫔不由得一愣,回答道:【本宫没有更换熏香的习惯,而熏香一直由……】

言尽于此,玫嫔突然想到了什么,忙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本宫将寝殿翻了个遍也并未寻到一丝蛛丝马迹。】

随即传唤殿外的俗云:【俗云,你去把香炉里将熏香的香灰包一些给太医院的李春辉李太医送去,你务必让李太医细细看看这是否就是那毒物的来源。】

俗云不知殿内刚刚发生了什么,但见自家主子如此着急,心中也明白了八九分。

玫嫔越想越气,直起身道:【本宫要去找皇上,让皇上为本宫申冤。】

陵容和海贵人忙拦下玫嫔,海贵人劝阻道:【如今咱们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此事就是贵妃所为,若贸然前往怕是会惹皇上为难与不快。】

陵容也劝阻道:【正如你刚才所讲的那样,即便那两名宫女曾在咸福宫内伺候过,可却没有任何指向证明是贵妃指使。若是直接告诉皇上,不仅会打草惊蛇甚至还会被贵妃反咬一口,到那时得不偿失,你自身的宠爱毫无所谓,那永珹呢?你不也得为永珹考虑周全吗?】

玫嫔听此这才冷静下来,但心中仍有不忿:【那本宫就这么忍着,任她肆意凌辱才好吗?】

陵容思索片刻,说道:【贵妃如今作恶多端,只需一件毫无辩驳的小事便可以直接将其扳倒。不过这件事,必须让贵妃毫无回转余地。不出几日便是迎接新年的合宫欢宴,到那时是各宫妃嫔博得皇上太后喜爱的最佳时机。本宫听说,高斌在前朝如今已位极人臣,皇上早已心生不满。】

玫嫔瞬间就明白了陵容的意思:【若要水到渠成,只能徐徐图之。】

紫禁寒夜,风过沧桑

当暮色彻底笼罩紫禁城,万籁俱寂中,寒风仿若一位迟来的访客,悄然潜入这古老宫阙。“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笔下塞外的刺骨劲风,此刻于紫禁城的巷道回廊间,竟也寻到几分相似的凛冽。

太和殿前,空旷的广场在夜色下似无垠寒潭,风呼啸而过,刮起地面的浮尘,仿若惊起潭中沉睡的旧梦。丹陛之上,龙雕怒目圆睁,龙须在寒风中剧烈颤抖,似在与风抗争,欲守住这帝王的威严。昔日帝王于此接受朝拜,如今寒风肆意,唯余空旷冷寂,风中似有钟磬余音,缥缈回荡,诉说着盛世的远去。

乾清宫内,雕花窗棂在风的拍击下发出“咯吱”声响,宛如老者的叹息。透过缝隙,室内烛火飘摇,光影凌乱地洒在龙椅、帷幔之上。风卷着窗纸的簌簌声,仿若宫女们匆忙的脚步声,可放眼望去,空无一人,只有寒意在室内弥漫,侵蚀着每一寸曾经温热的角落。

御花园小径,砖石被寒风吹透,凉意直抵脚底。两旁的花草早已凋零,枯枝败叶在风中相互纠缠,发出“沙沙”的悲吟。风过湖面,吹皱一池寒水,往昔倒映花红柳绿的池塘,如今只剩墨黑的底色,偶尔泛起几缕冷光,恰似泪影。湖畔古木参天,树干上的褶皱仿若岁月的刻痕,风穿梭其间,呜呜作响,似是诵读着树的记忆,那些春日繁花、夏日蝉鸣,都已被寒冬封藏

宫墙夹道,狭长阴森,寒风在此处尤为汹涌,似一条被困的蛟龙,左冲右突。墙面朱红漆色剥落,裸露出的砖石被风打磨,冷硬沧桑。风在夹道中回旋,卷来不知何处的腐朽气味,又裹挟着历史的尘埃,扑向未知的远方。紫禁城的寒夜,寒风为笔,宫墙作笺,书写着王朝的兴衰荣枯,每一阵风过,都是往昔与今朝的隔空对话,待明日晨曦微露,能否吹散这满院的凄凉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