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稿费到手

身为同班同学的李阳和林娇娇,无形中又变成了对照组,尤其是以村中八卦之王——孟大娘为首的几个长舌妇,那真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对林娇娇展开了批判。

李阳觉得这几位八卦主力挺闲的,你愿意论人长短,道人是非,大可以关起门来发表你的高谈阔论,别人也管不着你。但是你非得在林家人面前说林娇娇不好,还能指望着林家人给你好脸色看?

别看李阳和林娇娇处于对立面,但李阳真不是有意跟女主形成鲜明对比的,他之所以下田干活儿,是因为他要画一副以春耕为主题的画作,语录上有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李阳才要参与到劳动中去体验农民种地的辛苦。

以前的李阳,“四体”倒是挺勤的,城管来的时候,他收摊儿跑路的动作比任何人都迅速。不过“五谷”倒是真的分不清,他只认识它们端上饭桌后的样子。

李阳总共就放了五天假,下地干了三天活儿,剩下的两天就用来搞创作,到了四月末,东北的天气才可以种植春小麦,李阳穿着薄棉袄,拿着画册在田间地头溜达,寻找着灵感,没办法,创作之路对于李阳来讲太过艰难。

最后李阳还是决定肥水不流外人田,就以李家人为主角,把干活儿的情景进行一下艺术加工,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多么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

李家人春耕期间的重活儿都被李阳干的差不多了,伙食上也比往年好了许多,这绝对是他们经历过最轻松的一次春耕。

回到学校后,李阳找严易合伙写稿子,严易觉得自己的水平不行,李阳觉得这孩子缺乏自信,于是免费给他来了一套彩虹“组合拳”。

严易现在的感觉,估计也只有大伯母周芸和迷妹王雪能懂,毕竟她们也是被李阳这么夸过的,那滋味儿,怎么跟你形容呢?就好比三伏天吃冰棍儿,三九天涮火锅儿,绝对的身心愉悦,通体舒畅,好似自己就是那蒙尘的珍珠,淤泥里的青莲,这污浊的人世间都不配拥有如她这般的存在。

周芸一介家庭主妇,晋级成了销售精英;王雪从内向腼腆的小姑娘,进化成了校园百晓生;曾经的严易同学是多么自卑且敏感的孩子,现在听完李阳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夸赞后,也有了些自信心爆棚的趋势。

至于头号小弟邵东同学,李阳糟心的表示:“不提也罢”!

要说起邵东的改变,除了考试不挂科了以外,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饭量更大了,体格子更壮了,学校里的人更怕他了。

初中还没毕业,人家的身高已经蹿到了一米八,这让喝了一冬天纯牛奶,好不容易长到一米七的李阳同学情何以堪?

不行了,不能回想,这个年代的生牛乳实在是腥的可以,李阳也喝的很痛苦,他也算是为了身高拼过命的男人了。

最终严易还是答应了跟李阳合作,但是坚持不在投稿文章上署名,他就拿点儿润笔费补贴一下家用就可以了。

李阳知道严易是顾忌他的家庭成分,怕给李阳惹麻烦,所以才提出隐居幕后当“枪手”,这李阳能理解,互惠互利的事情,没必要拘泥于形式,他也不是要成为大文豪,就是给自己搏个好名声,让他能在这个年代活的更自在而已。

李阳和严易一起讨论,很快就写出了一篇六百字小作文,文章主旨鲜明,立意明确,标题引用语录,内容积极向上。

文章简洁,篇幅不长,主要就是给李阳的画作起到一个补充理解的作用。

定稿后,李阳第二天就去邮局把信件寄了出去,果然春耕还未结束,李阳的画稿和短文就刊登在了市里的报纸上。

随着报纸一同寄过来的还有一张汇款单,汇款金额是三元,李阳拿着汇款单的手微微颤抖。

严易以为李阳是高兴的,他也跟着高兴,不仅上报的文章他有份参与,这三块钱的稿费里,有七毛五分钱即将属于他。

这是严易和李阳之前商量好的,投稿被采用的话,稿费的四分之一归严易所有,毕竟信纸、信封、邮票、以及画稿都是由李阳特供的,就这四分之一的稿费,严易都觉得自己拿多了。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