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杂谈二

依旧可不看忽略。

其实合格的作者应该把所有东西的包含在剧情中输出,但是介于本人新手上路。

一些细节我写了,可能不明显,还有一些可能没表达出,或者表达不清,总之我目前还不是合格的作者,所以就容许我额外的做出补充吧。

*

这里看汉代的军制,将军和士兵是分开的,也就是除了你自己的亲兵,不打仗的时候那些军队和你没关系。

而士兵也不是常存的,一般需要了就征召来,不需要就回家种地。

(西汉东汉多少有区别,不细论,只看汉代大概)

那么常设的军队有哪些呢,一是光禄勋统领的郎卫,二是南北两军,三是各郡县的守军。

然后就是边防兵,包括属大司农的屯田兵,归附的少数民族组成的擅长骑射属国兵,还有将屯兵,归将军自己统领,是驻扎边关要地的野战部队。

*

接下来详细介绍白羽军。

白羽军算是将屯兵,崔琢自主权很大,又结合了屯田的功能和少数民族的人员,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我给它的设定是大本营位于冥泽这个大型水源地的附近,草原啊湿地啊,是大片的良好环境,是屯田的有利条件。

而自己能提供粮草则意味着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会小一些,不然凭什么常设这么一大群人干吃饭。

大部分能自给自足之后,收编一些少数民族就是很有必要的了,崔琢想实现目标,就必然要了解对手,以胡制胡,提高己方骑射实力,了解匈奴的内况啊,还有她现在正在干的挑拨分裂。

两汉到三国,常备军队数量一直变化,我这里取最大值八十万。

白羽军常备五万人,为核心精锐,另有三万为边防军在各边地参与轮换调动。

东汉与匈奴接壤的由西到北,大概九个郡,都是白羽军的活动范围,从组建之初崔琢设定的敌人就是匈奴,所以基本上是全员骑兵,在草原戈壁上实战练出来的。

剧情开始时崔琢二十岁,离家时十五,几个月的差异前后一约也差不多,所以是实打实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