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美容院的院子,林深又到了内务府琉璃工坊。
让人通报后,林深在工坊内待客的花厅坐下,等两个刘姓匠人出来。
不大一会儿,两人从后面的窑口出来,见到是林深在等他们,忙献宝似得将一个小匣子献了出来。
“郡马,您要的两个镜片都磨好了,正要找人去通报郡马···”
“哦,这么快就磨好了?”
林深忙放下手中的茶,接过了匣子,放在桌上打开。
八寸长,半尺宽的匣子,里面分成了左右两格,两格都垫了细绒布,一大一小两个凸透镜镜片静静地躺在盒中。
轻轻捏出一片,放在眼前观瞧,远处的景物呈倒像映入眼中。
成像清晰,毫无隔阻。
林深大喜,口中连连称赞,吩咐跟着自己的马二拿出二十两银子赏给了两个工匠。
又问无色玻璃生产的如何。
老匠人抱了抱拳,踌躇着答道,“郡马,这些天我父子二人又按照原来的步骤做了几次,又陆续做出了几块无色的玻璃,如今看来,成功率约能达到三成多,不到四成。”
“三成多不到四成?那若按三成来算,做这么大一块镜片,成本如何?”
林深捏着大一点的那个凸透镜问道。
“这些天烧出来的琉璃,均是在小窑中烧制,成本略贵。若以三成的出窑率来看,做得这么大一片琉璃镜片,成本约在三十两银子。”
“若是能将窑口扩大,依旧按照三成的成品率,老朽有把握将成本降至十两银子以下。”
“十两银子?好,走,跟我去见驸马。”
林深收好两个镜片,转身就走。
按照这两个匠人所说,巴掌大的镜片,烧制成本能降至十两银子,已经达到了林深的心理期望。
而且,这还是按照三成的成品率来算的。
若是随着两个人经验的提升,将来成品率越来越高的话,那将成本降至一二两银子甚至更低也是很有可能的。
他与陈平陈安之前所说的琉璃作坊已经可以开了。
不说别的,只要能轧出平板玻璃生产镜子这一个产品,便能把玻璃窑口变成日进斗金的金矿。
更何况,望远镜这种东西,若是卖给欧罗巴的那些船长,便是三四千两银子一支估计也会有人抢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