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王虎,当然不会和杨陵脸红了。
杨陵拱手道:“当年承蒙虎帅,手下留情,我杨陵才有今日啊。如今你我能并肩作战,也是缘分呐。”
王虎拍了拍躁动不安的战马,说道:“此来就问一个事,问完我就去河北找张天邦那小子去了。”
杨陵一阵苦笑道:“虎帅请问。”
王虎摸着下巴回忆片刻,吟诵道:“去岁与君遇落枫,黄旗遥看与天同。虎啸麦城携万夫,会猎江陵又相逢。长社城外威名远,虎牢关前征衣红。日月同辉大河畔,虎啸奔流共向东····你在黄河边的石头上刻的这诗···啥意思啊。”
杨陵不禁哑然失笑,说道:“当时我以为你死了,说真的心里有些遗憾。这诗是记录我两从认识到你跳河之事的事件,和我的一些感触。不好意思啦。”
小主,
王虎哈哈一笑:“虽然看不懂,不过,写的不错!继续写!我现在去上党报仇,讨董之后,你往泰山郡送五万石粮草。以前的事,一笔勾销!走啦!”
杨陵还没反应过来,王虎就调转马头,带着麾下三万精兵往绕城而过,王北面而去。
杨陵登上城头,那杆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已越走越远。
转头向西,巍峨的嵩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而高耸的虎牢关也呈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虎牢关的险要杨陵比任何人都清楚,两年前他就是在虎牢关上击退了王虎的十万大军。
如今攻守之势变换,攻打虎牢关,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而此时,东边已经陆续出现了会盟诸侯的旗帜。
虽然王虎与袁绍领兵北上河内郡,但联军依然有十多万大军,一个荥阳城是无法装下的。
所以在荀攸的指令下,联军在荥阳城西三十里处的汜水河畔建了二十余座军寨,准备以此为据点,进攻虎牢关!
“老大,江陵传来急报?”
张三符将一封密信递到了杨陵面前。
此次出征杨陵并未带魏忠贤,而是带了张三符。
大军尽出之下,杨陵需要魏忠贤坐镇大本营,以防不测。
魏忠贤在洛阳的种种表现,足够让杨陵放心的将他留在江陵。
如此荀彧在明,魏忠贤在暗,辅之以留守的诸将,江陵与宛城应该是无虞的。
杨陵一听是江陵传来的密信,不禁心中一惊:“难道是刘表老贼使坏了?还是巴蜀那边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