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经验告诉姜澈,越到危急的时刻就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慌乱。
他用力拍了拍头顶,强迫自己快速冷静下来。
“虽然道家、佛家自己是一点都不了解,更不会使用他们的手段,但是根据原来的记忆和朱振武的说法,这个世界拥有着超凡脱俗的力量的还有儒家。”
“大黎的读书人不是传统印象中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甚至可以说,儒家的强盛在所有的修炼体系之中要排在头名。自己可以尝试能不能运用儒家的力量。”
“原来那位‘姜澈’在朔州之时,还曾经在乡下私塾读过书,可惜天资比较平庸,连修炼的门槛都没摸到,距离真正的儒者差得远。”
“我如今继承了他的身躯,那么也算是一个没有青气的普通人。前身就没有见过有未修出青气的人,能够借助儒家的力量进行战斗。”
“不过,我有独特的优势,在脑海里有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积累的无数优秀成果。虽然缺乏青气作为承载力量的媒介,无法真正发挥出儒修的实力,但是现在处境艰难,横竖都是一个死,只能是拼拼运气,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儒者对敌的手段很丰富,诗词文章、琴棋书画,都可作为武器。
很快姜澈的心中便已经做出决断,他可以尝试写出一首战诗,看看能否击退或者重伤妖猫。
有了想法,姜澈思绪翻飞,一点点检索记忆之中的所有诗词。
可惜能选择的目标不多,他目前没有修出来青气,受到天道的限制,估计抽干他也写不出来一些威力比较大的诗词。
能选择的就是那些相对简单的诗词。
形势不等人,电光火石之间,检测过滤脑海中的大量存诗,可算找到了合适的目标,“有了,就选择这首《斩妖诗》了。”
第一句诗出口,“数年南北走东西”。
一点动静都没有产生,姜澈的心不由得随之提到了嗓子眼,难道没有青气真的写不出来战诗,没办法使用儒家的力量?今天要完蛋了吗。
“豪气峥嵘老不衰”。接着第二句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