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九黎很能理解,墨门很多人,尤其是分盟里的一些人,都希望墨守成规,在舒适的环境里,一边把包袱丢给书院,一边自己自己独善其身。
这样肯定不行,君山书院是墨门的根柢所在,书院撑不下去,那其他分盟迟早有一天土崩瓦解。
这一点,安九黎早就仔细推演过。
人家都说,防患于未然,真到了书院倒下的时候,只怕分盟那些长老未必会伸出援手,很大可能会图一时的自在,而葬送墨门千百年来历代巨子的心血。
他早就下定了决心,只要他一天就任君山巨子,就决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安九黎神情平静,眼神当中看不出一丝波澜。
场下的门徒,也都各自思忖。
东郭长老此时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很明显,安九黎这一次是认真的,他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筹划了很久。从他刚才的一席话中,不难看出,他的心气很足,目标清晰,想法坚定。
安九黎这一席话,乍一听有些不妥,可仔细一想,似乎又挑不出什么毛病。
受墨门非攻之道所限,墨门历代巨子设立了诸多繁复的门规,至于那些门规存在的必要性,也是以保存墨门实力做为考量的,从未想过宗门有一天能发展起来。成为像儒门道门那样的大宗。
东郭长老此时,多少能理解安九黎的这些举措背后的筹划。
如果真能打破桎梏,往前走,他做为宗门长老,又有什么理由反对?
至于能走到什么地步,还是得看这位年轻巨子的心力有多大。
这样的话,会有些冒险,可总比一潭死水,驻足不前的强,起码,会有希望。
过了许久,安静的大堂内,东郭长老向上施了一礼,说道:
“巨子如果真想变更宗门门规,老朽虽已年迈,可也愿效犬马之劳。”
安九黎听到后,喜形于色。忙让东郭长老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