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无名与芸心

印空摇了摇头,显然,他也不知道。

“燃灯大师座下有一弟子,这小和尚从小便跟在燃灯大师身边,在宁国与南梁的连年战争中,他是其中为数不多,幸存下来的孤儿。燃灯大师相中了他的根骨,便收了他作弟子。这小和尚从小在寺院里砍柴挑水,扫地除尘,性情淑静,任劳任怨,而且悟性极好,根骨绝佳,不仅受到了燃灯大师的青睐,寺院里的师兄弟也都很喜欢这个性格随和的小家伙。”

说着,印空默默把一颗棋子放在了棋盘上。

“那个时候,南国都称大宁为北宁,盛传北宁人生性凶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南国一带,人人闻之而无不变色,刚好那一年,北宁人南下的消息传来,商贾断绝,有些积蓄的富裕之家也都敛财搬迁,一座城池空了半座,又加上天不佑人,旱涝并行,城中百姓很多都活生生的饿死。”

“真是兵锋未至,而人心已散。”安九黎道。

“正是如此,当时寺庙也久无香客,不得已,燃灯大师带着众弟子下山化缘,可城中的百姓哪里还有余粮施舍给出家人,小和尚忍饥挨饿,化到的食物,也勉强只够果腹。有一次,小和尚问燃灯禅师,北宁国人可怕,还是天灾更可怕,燃灯禅师告诉小和尚,恐惧心最可怕,小和尚又问燃灯大师,如果北宁人真的来了,大家会不会死在北宁人的长矛下,燃灯禅师没有给他回复,只是瞑目不语。小和尚知道,其实即便北宁人不来,大家能活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印空有些诧异,问安九黎道:

“此诗出于何处?”

安九黎摩挲棋子,像是舍不得一样,过了很久才落在了棋局上。

“一本已经佚失的古籍,不足为奇。”

印空思量片刻,说道:

“这古籍的遗失真是遗憾,不过,安居士,你倒也不失为一个奇人。”

安九黎勾起嘴角不经意一笑,说道:

“这可不像是夸人的话。”

安九黎联想到前世,假若说一个人奇葩,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只是印空是出家人,比较含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安居士心性豁达,难得。”

安九黎想着可能是被李剑山给影响了,他虽然不至于斤斤计较,可也不见得有多豁达,不然当初他也不会手刃吴承谟。

“禅师,你这些溢美之词,我实难领受,我倒是很想听听禅师接下来的故事。”

印空淡然一笑,安九黎凝神静听。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传言那样,北宁人还是来了,城中的百姓也因此惶恐不已,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很多百姓都涌入了寺庙,想寻得庇护,即便他们知道,这样不但救不了自己,还可能连累到寺庙僧众,可无路可走之下,也只能如此。”

“所以寺庙收下了逃难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