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和之乐奏起,天清气朗,幡旗飘扬,两列卫兵金戈铁甲,沿步道陈设。太极殿前,群臣肃穆,北衙四军控场外,披金甲,列旗帜。
踏着傧者的传报声,平王、屏燕王、慕明长公主、岭南王、谦王从西面依次拾阶而上,觐见皇帝;而禄王、淮远侯、缇章侯、质南侯则从东面拾阶而上,入朝觐见。
诸位王公在朝会面前依次向皇帝进行朝贺,无非是感激皇恩,简要述职,进献贡品,再由皇帝说些客套话,一来一往,礼乐大兴,按流程走了一遍,好叫群臣知晓他们的到来。
这么一折腾,隅时将尽,天色已晚。
皇帝似乎龙颜大悦,整个人也因喜庆而变得生动起来,他挥一挥袖,爽朗的声音传遍整个太极殿:
“朕许久未见你们,朕的手足兄妹,至亲至爱,今日一见,朕只觉得有许多家常话,想与你们言说。故朕在两仪殿设宴,今日,尔等开怀畅饮,尽享歌舞,不醉不休啊!”
皇帝既然发话,王侯将相,文武群臣,随帝驾徒步两仪殿,由通事舍人一一延引入座,在正殿中与席的,皆是王侯皇子,贵妃公主,而群臣则在殿前设好的帷帐内与席。
如此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而谢玿,得了皇帝敕令,自然也在席中。
五坊引姬献舞,太常卿引乐工献曲,殿外还搭起一座台子,此时歌舞俱备,两仪殿里觥筹交错,欢声不绝。
然而场中,并非所有人,都觉得开心。
此时有一双毫不引人注目的眼,巡视了一圈,将场中人来来回回看了个遍,没找到想见的目标后,那双眼有些不服气地眯了眯。
这双眼不大不小,形状较为圆润,长在一张同样较为圆润的脸上。
这张脸似乎没什么突出特点,五官平平,乍一眼看上去,只觉得此人憨厚可爱,和蔼可亲,此人也会如他的身材一般,并无棱角。
然而此刻,在看了几圈也没有找到目标后,这人的嘴角略微耷拉下来,圆滚滚的目光竟也变得刺人。
他坐在皇帝右下首,与太子相对,地位自然也低不到哪去。他坐得离皇帝这般近,自然有点风吹草动,便会吸引皇帝的注意,更别说是将酒杯往桌上一掷,直呼皇帝道:
“皇兄,听闻你得了一位奇人,奉作国师,如此隆重的宴会,怎么本王瞧上这一圈,都没看见这位国师大人?弟弟我,本还想瞻仰国师的风姿一二。”
这声音并不小,语气也不算尊重,周围一圈人的目光,立即被他吸引过去。
太子亦看向他,随即皱了皱眉,小皇叔?
不错,此人正是当年与怀王并驾齐驱的一位王爷,皇帝的六弟——平王。
话说平王本是俊美之人,与怀王一东一西,镇守边疆,历经风吹日晒,更是阳刚无比,英气逼人。只是十年前与匈奴一战后,修得十年太平,皇帝趁机收了他的兵权,平王就此退下前线,在封土上颐养天年,才生出了如今这一身膘。
平王话一出口,自然有人觉得不妥,比如皇帝最小的儿子谦王,当即变了脸色,心里忿忿地想:
小皇叔是许久未曾入京觐见,怎么连谈吐的礼数也忘的一干二净?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觉得平王做得不对。
譬之如闻言鼻腔里哼了一声,嘴角却忍不住上扬的岭南王;坐他旁边假装饮酒却暗中观察的禄王;以及丝毫不掩饰面上的幸灾乐祸的质南侯。他们巴不得平王去当这只出头鸟,他们也好闻声开炮。
座中人心思各异,各怀鬼胎。
皇帝却并不因平王的不敬气恼,而是十分包容地看向平王,笑容和蔼地对他道:
“六弟,急不得,待会儿你就见到了。朕的这位天师,那可是有真本领的。”
不过平王却也没就此罢休,而是“哟呵”了一声,颇是阴阳怪气道:
“可不是嘛,那是真有本领,逗您跟逗猫儿似的,他就这么张张嘴,唬得您是又兴师动众要封禅,又老眼昏花补交赋税,可不是能耐大嘛!”
这番话说下来可毫不留情面,皇帝是真笑不出来了,当即变了脸色,寒声质问平王:
“六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平王两手一摊,满不在乎道:
“皇兄,你糊涂的够可以啊,弟弟我能有什么意思,无非是字面意思。”
皇帝捏紧了手中的酒杯,平王却丝毫不将帝的脸色放眼里,圆滚滚的身子瘫在席上,笑了笑,那笑容看上去有几分傻气,可说的话却丝毫不傻:
“皇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也不怕再多说点。做弟弟的先给您提个醒,离那个劳什子国师,远一点,他不是什么好货色,皇兄你与他待久了,你也就不是什么好货色。”
皇帝坐在这个位置上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来,哪里听过别人这般侮辱过自己,当即气得脸变了形,处在爆发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