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反常的张昭

大臣全都噤声,不敢多言。

张昭站在前列,低着头一言不发,眼中微不可察的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刘婴见到无人说话,更是气极:“你们这群酒囊饭袋,平日里本王不曾欠过你们一分俸禄,逢年过节还为你们谋福利发奖金,你们倒好,无事的时候一张嘴比谁都快,现在大敌当前,你们为何不说话?”

这时候,还是包拯站了出来:“大王,目前情况不明,还没有任何情报传过来,但据臣猜想,北部要塞应该是完了。”

此话一出,群臣惊颤。

刘婴面色一白,重重地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如果真是那样,我五万大军岂不是全军覆没?我们还拿什么来抵挡大周的进攻?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干脆投降算了。”

听到这话,群臣面无表情,只有张昭大惊失色:“大王,不可啊,不能投降呀!”

开玩笑,自己那封归顺信可都发给大周了,可是等着打开城门以迎王师呢,这时候怎么能投降?

你投降了我去哪立功去?

刘婴诧异地看着张昭:“张相,你不是一直主和吗?怎么现在又反对本王投降了?”

包拯等群臣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张昭,不知道这个投降派是哪根筋搭错了。

张昭不愧是老油条,虽然风骨不行,但是政治水平还是很高的,脸皮还是很厚的。

只见他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悲呼道:“大王,老臣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您和国家考虑的呀,从没有私情。之前老臣主张投降,那是因为敌军势大,大王若是携带全国之物力归顺的话,必定可以谋得一个好职位,百姓也可以免除一场刀兵之祸。

但是现在不同了,北境要塞被破,敌人兵临城下,我们现在若是投降那就是被逼的,敌人不但不会优待,甚至会小瞧了大王。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投降的必要了,所以老臣建议大王死战,还能有一线生机。

现在我们城内还有一万兵马,城池高大,尚有一战之力,让城外那帮魔头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只要顶到外国援军到来,我们就有转机了呀!”

张昭说的激情澎湃,眼神热切而又真诚,一副要英勇就义的架势。

刘婴心中感动,眼眶都红了:“本王真是错怪张相了,张相处处为本王考虑,真乃本王之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