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教人 令住涅盘
世世受持 如是经典
这一段是说明前世弘化的因缘。说「我于前世」,常不轻菩萨在前世的时候,劝导诸人来听受《法华经》,这是成佛的捷径;并且「开示教人」,令入中道的涅盘;并引导他们世世受持如是《法华经》。就是讲他常不轻菩萨当初怎么引导这些四众弟子。
看第二段。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时乃得闻 是法华经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诸佛世尊 时说是经
这一段是说明妙法殊胜难闻。凡夫在亿亿万劫当中,至不可思议的时间,才有机会来听闻《法华经》。为什么呢?因为要经历「亿亿万劫,至不可议」的时间,诸佛世尊才会宣说《法华经》。一般来说,佛陀的教化跟菩萨的教化是不一样的。因为菩萨他没有什么形相的问题,所以他往往是顺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顺的、用逆的,用刺激的、用正说的,都可以。但是佛陀一定只有正说,佛陀的教化只有正规的教化。正规的教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大乘善根不成熟,佛陀就不讲《法华经》,就这么简单。所以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年?就是一般佛陀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讲权法,佛陀不能用逆向操作的方式。所以这个妙法殊胜难闻。
看第三段,普劝深信受持。
是故行者 于佛灭后
闻如是经 勿生疑惑
应当一心 广说此经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佛陀这一段结劝。「是故行者」,在佛灭度后,如果你有幸听闻是《法华经》,你应该怎么办呢?「勿生疑惑。」这个很重要!理解可能你容易做到,但是你要直下承当,就是我们所谓的名字位,「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就是说,你了解以后,因为它是不思议境,你也没办法去证实,所以你要选择先相信,就仰信真如佛性。是这么一个情况,一定要先相信。所以,相信以后,乃至于「应当一心」,能够为其他人来演说。这样子,你生生世世能够遇到佛陀的摄受,而且能够快速成佛。
这一段等于是释迦牟尼佛把他自己这一段的教化的因缘讲出来。
蕅益大师讲一个观念很重要。我们现在开始学到菩萨的果后示现,尤其是,诸位,到最后面,后面迹门、本门的共同流通分讲到诸大菩萨——<药王菩萨品><妙音菩萨品><妙庄严王本事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呢?
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说,善学圣贤之道,「贵得其神,不可泥其迹」。就是,欸,他用刺激的方式。你不能学!因为他是法身菩萨,他善知方便。那我们凡夫怎么办呢?学他的精神。学他什么精神呢?就是修平等恭敬心,就是蕅益大师前面说的,随喜一切法皆安乐性,随喜一切人皆有佛性。你只能内心随喜,你不能付诸行动。因为你一付诸行动,你可能身业去礼拜他,口业去赞叹他,他可能会毁谤,那他会产生过失。他产生过失,你本身没有方便力,你也不见得给他栽培善根,那这样就白白受过失了。
所以我们只能够——看到有人,哦,这个人在放生,这个人在布施,我们内心就作意,我随喜一切的善法。因为这一切法皆安乐性,每一个善法都有安乐性。然后你看到所有人,随喜一切人皆有佛性。你看到你儿子在打游戏,你不要骂他。你想说,哦,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就是说,少一点因缘的分别。因为因缘法有一个问题,它会让你越陷越深。我们过去因为攀缘心,就落入了因缘所生法的时代。这因缘就两个极端:要么就善因缘,要么就恶因缘。你面对因缘的时候,善因缘你就很喜欢去追求,恶因缘你就一天到晚骂它。然后你又在因缘当中开始造业,你的来生又遇到这些因缘,所以这个就没完没了了。当然,你不可能要他改变,因为他的攀缘心比你还重,所以你选择你自己改变。就是我从现在开始,把因缘所生法的假相拨开来,我直接看你的佛性,总可以吧。这个是跳出因缘所生法最好的方式。你这样子一修,你的六根开始改变,因为内心改变了。
所以这个平等恭敬是很厉害的,随喜一切法皆安乐性,随喜一切人皆有佛性,它会让你六根成功地从你过去业力所感的六尘里面快速地跳出来,消业障,直趣佛道。这个就是贵得其神,我们学习他的精神。但是你不能学习他的礼拜、赞叹,因为你一礼拜,你话讲出来,很可能他会毁谤。但是你内心作意,没有人知道,那是你自己的内观的智慧。
我们看附表第四十六,第六十三面。
到这里,整个本门就全部圆满了,这六品都讲完了。我把它用蕅益大师两个偈颂来做个总结。
先看第一个偈颂,讲到果证的功德。
一、果证功德
小主,
莫言个事无头尾 特地劳他数刹尘
好药但教诸子服 病除始覩劫前春
这一品是<如来寿量品>,讲到法身的功德。
「莫言个事无头尾,特地劳他数刹尘。」这个「个事」是什么事呢?就是我们不要以为佛陀应化只是一时的感应,是偶发事件。那可不是!佛陀教化众生那叫「法身常住,三世应化」。佛陀度化众生是长期规划的,他过去生来跟你结缘,今生继续结缘,来生继续结缘,他是有一个长期的规划的。所以佛陀度化众生是三世应化,叫做「数刹尘」。
这个规划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好药但教诸子服,病除始覩劫前春」。佛陀应化,度化众生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是有三乘的善根,你才能够接受好药——佛陀的权实二法。你能够接受权实二法,慢慢地病除,成就大乘的见道位,你自然能够成就内在的自性清净心。
所以佛陀度化众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种;第二个,熟;第三个,脱。
佛陀第一件事情先让你栽培大乘善根,这个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在你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心中,想办法先把第一个种子放进去,这个是最困难的。所以佛陀一般都是用「欢喜」,用赞叹的方式,在你高兴的当下,潜移默化地把第一个种子放进去。
诸位!你成就第一个种子以后,后面就好办了,至少你有信心了。因为你看到三宝,你能够闻法不谤而起欢喜心。你看为什么有些人一看到三宝就起欢喜心?他有善根。
有善根以后进入到什么?进入到成熟阶段,就是「生善」「破恶」,这个就容易了,因为他自己会主动去追求三宝。
到最后,「入理」,善根脱落,入于真理。在某一世,你可能会生长在佛世,佛陀跟你说法,你当下证得空性,或者成就大乘的见道位。
中道实相,就是所谓的机感现形,诸位,它是这样子。世界上有无量无边的佛陀来教化众生,但是你怎么样能够进入佛陀教化的光芒当中呢?请你把三乘的善根准备好,否则佛陀再多跟你就没有关系了。因为「好药但教诸子服」,就是佛陀虽然法身自在而且大悲应化,但是佛陀教化众生,讲的是感应道交,讲的是机感现形。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虽然不能马上成熟,至少成就大乘善根。这是第一个关键,创造一个自己得度的因缘。这个是<法师功德品>。
我们看第二个,因地的修学,就是<随喜功德品>。
二、因地修学
摩尼雨宝正穰穰 半世饥虚此夜忘
莫怪城边多旅梦 几人曾嗅返魂香
摩尼宝珠,就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当我们一念随喜的时候,它开始释放种种的珍宝,让我们福德增长、善根增长,就像从天雨下这个宝一样。这个「穰穰」就是广大殊胜。那么当我们一念随喜的时候,我们半世的饥虚「此夜忘」。
蕅益大师意思就是说,把生命切成两半。你没有学《法华经》之前,叫做前半段。所以你不管什么时候学《法华经》,当你学完《法华经》,当你学会内观真如以后,你的生命就走入了另外一半。你前半段是饥饿、虚弱的,因为你没学《法华经》,你就是向外攀缘,攀缘布施、攀缘善法,所以你所学到的都是片段片段的,成就有限,只能够解决一天的温饱。但是你下半生——学《法华经》以后,你学会《法华经》,你开始知道原来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原来我在布施的时候,除了布施的法以外,我一念的能布施的清净心,具足的心,也不可思议。所以你是两种力量在修学。所以你那个后面的饥虚就消失了。
「莫怪城边多旅梦,几人曾嗅返魂香。」我们凡夫因为一念颠倒妄想,在生死轮回当中,就跟做梦一样,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是无止尽的。为什么轮回会这么久呢?因为在做梦当中,在追求梦境当中,我们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会产生回光返照、去真正体悟,到底谁在做梦。这个就是关键,就是我们说的「流转三界中,到底谁在流转」。
因为我们得果报的时候就追求外境,追求快乐、追求善法,但是我们很少去追究——那是谁在追求,谁在流转。就是一念心性。一念心性,当它是迷的时候,它启动了无明妄想的熏习,就产生了「梦里明明有六趣」。等到一念心性学《法华经》,开始一念随喜,回光返照的时候,启动了真如熏习,就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开始把这个梦的力量慢慢减少了。所以整个《法华经》的修学因地的基础,就是一念的信解跟随喜。
所以蕅益大师他把生命分成两块。诸位!你没有学《法华经》之前,你不管怎么修,属于前半段,属于那个饥饿、虚弱的这一块。你学完《法华经》以后,你开启了来自于你内在的自性功德的加持,你的生命走入了另外一条道路。因为你知道怎么回光返照,所以你的修行变成有两种力量,能念的心、所念的法或者是所念的佛,多了一种自性力量的加持。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整个本门讲完了。后面就是迹门跟本门的共同流通分了。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