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各节度使的地盘内,他们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土皇帝。
节度使权柄之大,令人瞠目。
安思顺,朔方都护府节度使,朔方十万大军的统兵大帅,自然是朝中普通官员极力巴结的对象。
安思顺此时,正在书房里发火。
安思顺于昨日抵京,没等吃上一口热乎饭,就派人给中书令李林甫和右相杨国忠送了拜帖,并亲自进宫递了牌子请求面圣。
荒唐的是,就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当天,从来都是与民同乐的明皇李隆基,竟带着右相之女贵妃杨玉环,躲到东都洛阳去了。
安思顺百思不得其解。
你说这是巧合吗?可为什么皇帝早不走晚不走,偏偏等他递了牌子,第二天就走了?
至于吗?安思顺扪心自问,一接到皇帝的圣旨,纵是需要绕路千里,他安思顺还不是立刻带兵出征,给皇帝平定了北地草原的祸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皇帝对他安思顺到底是怎么想的?皇帝对他安思顺究竟有什么顾虑?皇帝对他安思顺有什么不放心的?
安思顺想不通,怎么想也想不通。
皇帝跑路了或许是巧合。毕竟安思顺的心腹幕僚分析,皇帝的御辇出行牵扯极广。更何况,还有多少羽林护卫和后宫佳丽的出行,都需要提前精心安排。不可能他昨日下午才递的牌子,皇帝临时起意,就惊动了上万人的队伍和车驾。
但现在让安思顺怒不可遏的是,两位宰相竟然连一个回信的都没有。
他安思顺不在京城便罢了,毕竟即使是安思顺的心腹手下,在宰辅大人门前,也不过是个升斗小吏一枚。
可他安思顺放下脸面亲自上门送帖,两位宰相府里,竟然都推脱有事不见。
安思顺越想越来气,越想越火大,抓起手中的茶杯,一把摔在地上。
此刻,在书房里陪安思顺说话的朔方右厢兵马史郭子仪,见安帅郁结如此,出门招来一个护卫,把地上的茶杯碎片清扫干净。
然后,郭子仪坐下来宽慰安思顺道:“大帅,保重身体要紧。待明日一早,子仪代大帅赴中书令府上问话。”
郭子仪“哼”了一声:“子仪倒要看看,他中书令遥领我朔方,究竟是怎么个领法!”
安思顺听郭子仪这么一说,叹了口气道:“连累子仪过小年都不能回家,吾心甚是愧疚。”
郭子仪笑了笑道:“子仪有幸随大帅返京,早晚何愁回家?”
安思顺的情绪也平复了一些:“你这么一说,倒让我又想起了李俊那小子,现在究竟如何了。”
郭子仪道:“副帅已派人来报,说秦洪亲自带兵五百,已从中受降城绕道北上出发了。”
安思顺道:“秦洪糊涂,他偌大一个州城的兵马史,怎能抛下中受降城不顾?”
郭子仪道:“秦洪跟副帅说,契丹势大,仅凭李俊区区一个镇北营,恐无力与之抗衡。若武川失守,牵连极大,中受降城也要早做应对。”
安思顺道:“罢了罢了,随秦洪去吧。依子仪之见,李俊能守住武川吗?”
郭子仪笑着说道:“我听说怀恩与贺鲁铁多有书信往来,反正丰州城那几位,对李俊那小子倒是欣赏的很。”
安思顺正要说话,忽听书房外面有人来报:“大帅,将作监李岫李大人求见。”
安思顺和郭子仪互相对视一眼,郭子仪道:“可是中书令府上出事了?”
安思顺跟外面说一声:“快快有请,让李大人进书房说话!”
李岫虽为中书令李林甫的儿子,但其毕竟只是一名从三品的官员,以安思顺的身份,在书房中会见李岫,已是对其中书令之子身份的优待了。
待李岫进屋,安思顺和郭子仪尚未与之见礼,那李岫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求特进救我一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