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修和尚打开对联,只见那字迹笔法刚劲有力,字体秀丽妩媚,不禁连声赞叹:“好书法,好书法!”他又抬头望向那儒者,见他虽衣着破旧、生活穷苦,却透着一股秀气,气度不凡。和尚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慈悲之意,便让儒者把字留下,吩咐小和尚带他到后面,梳洗干净,再招待他吃斋饭。儒者听后,深深作揖,跟着小和尚往后走去。
北侠说道:“我看此人,颇有正气,绝非假冒斯文之辈。”静修说:“正是。老僧方才看他骨骼清奇,日后定非平凡之人。”说完,两人又继续下棋。
刚下完一局,就见进来一人,年纪四十多岁。和尚认得他是秦家庄的员外秦昌,连忙让座,说道:“施主怎么来了?如此高兴。”秦员外说:“无事不敢贸然来宝刹打扰,只因我这几日心神不宁,特来恳请师父帮我测个字。”
静修起初不肯,后来推辞不过,只得说:“既然如此,这倒简单。员外随便说一个字,待老僧测测看。说得对了,员外别太高兴;说得不对,员外也别恼怒。”秦昌说:“君子问祸不问福。方才师父说‘容易’,那就用这个‘容’字吧。”静修把字写出来,端详了许久,说:“此字不偏不倚,是个端正的字体。按字意来讲,‘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员外做事光明磊落,毫无欺心之举,这是好的方面。然而凡事都要有涵养包容,不可急躁,否则容易急中生变,对事情不利。员外以后一定要有涵养,遇事多放在心里,保证能转祸为福。老僧为何这么说呢?只因把这个字拆开看,有些不妙。员外请看,此字拆开,是个穴下有人口。若不懂得包容,恐怕人口会有不利。这也是老僧胡乱猜测,员外别见怪。”员外说:“多谢师父指教,我怎会见怪呢。”
说话间,秦昌多次看向桌上的对联。等静修测完字,他才站起身,把对联展开一看,连声夸赞:“好字,好字!这是师父您的墨宝吗?”静修说:“老僧哪里写得出来。这是方才一位儒者来卖的。”秦昌问:“此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静修说:“现在后面。他原本是来求资助的,我没问他姓名。”秦昌说:“如此说来,是个贫寒的儒士了。我为了儿子,一直想请个老师教导,却没找到合适的人。如今既然有儒者,师父何不帮我聘请,这样岂不是两便?”静修笑道:“聘请老师,理应恭敬,不可因为他是寒士就轻视他。像你这样草率,可不是对待读书人的礼节。”秦昌站起身,说:“师父责备得很对。只是我唯恐错过机会,找不到合适的人,所以才显得草率了。”他连忙把外面的家童叫进来,吩咐道:“你赶紧回家,把衣衫帽靴取来,再把两匹马快快备好。”静修见他聘请老师的心意很急切,只得把儒者请来。
儒者到了后面,用热水洗去脸上的污垢,更显得满面光彩,风度翩翩。秦昌一见,欢喜不已,连忙请他坐上座,自己在下面陪着。原来此人姓杜名雍,是个饱读诗书的儒者,生性刚直,又是个不合群的人。静修便把秦昌聘请他的意思说了。杜雍很愿意,秦昌高兴得不得了。不一会儿,家童把衣衫帽靴取来,秦昌恭恭敬敬地递给杜雍。杜雍也不推辞,把全身衣服换了,更显得落落大方。秦昌告别静修和北侠,便和杜雍一同出发。出了山门,秦昌便要给杜雍牵马,杜雍不肯,两人谦让了许久,最后一同骑马来到庄前下马。家童在前引路,来到书房,献上茶后,秦昌就叫家人把学生唤出来。
秦昌的儿子名叫秦国璧,年仅十一岁。他的夫人郑氏,三十多岁。还有一个侍妾,名叫碧蟾。家里丫环仆妇众多,其中有个大丫环名叫彩凤,服侍郑氏;小丫环名叫彩霞,服侍碧蟾。外面有四个执事:进宝、进财、进禄、进喜。秦昌虽然四十岁了,但还有自幼照顾他的乳母白氏,已经七十岁。算起来,家里人口有三四十人,家境富裕。员外因为自己一生没能读书,深感遗憾,所以一心为秦国璧请老师,也有改换门庭的想法。
自从拜了先生之后,每天的饭菜都十分精美。秦昌虽然没读过书,却深知尊敬先生,这实在难能可贵。很多不读书的人,觉得先生的饭食随便准备就行,往往漫不经心。哪像秦员外,把先生当作神明一样敬重。每逢自己去收账的时候,就嘱咐郑氏夫人,一定要注意先生的饭食,不可草率,务必小心。即便夫人没空,就叫彩凤照料,时间长了,这都成了惯例。
谁知道,这却引起了侍妾碧蟾的猜忌。一天,员外又去收账,临走前嘱咐夫人和大丫头,一定要留心先生的饮食,好好款待。员外走后,彩凤照料着做好饭菜,让人送到书房。碧蟾也悄悄跟到书房,在窗外偷看,只见先生眉清目秀,三十岁左右,十分儒雅。她这一看,顿时邪念顿生。
也是该有事。这天,偏偏员外给秦国璧请了半天假,带他去探亲。碧蟾听到这个消息,心想:“他们能给先生做菜,难道我就不能?”于是亲手做了几样菜,用小盒子装了,叫小丫头彩霞送到书房。不多时,彩霞回来了。碧蟾问:“先生在做什么?”彩霞说:“在那里看书呢。”碧蟾又问:“他说什么没有?”丫环说:“他说:‘往日都是家童送饭,今天怎么是你来?快回去吧!’把盒子放在那里,我就回来了。”碧蟾心想:“奇怪!为什么不吃呢?”便叫彩霞看着屋子,自己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书房,撕破窗纸,往里偷看,见盒子还放在那里,一动没动。她便轻轻咳嗽了一声。杜先生听到声音,抬头一看,见窗上破了个窟窿,有人在往里偷看,还是个年轻妇女,连忙问道:“什么人?”窗外答道:“你猜是谁?”杜先生听这声音不太正经,忙说:“这是书房,还不退下!”窗外说:“我看你也猜不着。我告诉你,我比夫人小,比丫环大。今天因为员外出门,家里没人,特来和你相会。”先生听了,生气地说:“别啰嗦,快躲开!”外面又说:“你怎么这么不知趣?别辜负了我一片好心。这里有信物送你。”杜雍听了,顿时涨红了脸,怒气冲冲地嚷道:“满口胡言!再不退下,我就要喊叫了。”他一边嚷,一边拍桌子大叫。正在愤怒之时,忽见窗外的影子不见了,先生仍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心想:“这叫什么事!可惜秦公对我这么好,竟被这贱人连累了。我得找个机会提醒他,才不辜负他对我的知遇之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道碧蟾为什么退下了?原来她听见员外回来了,所以急忙退走。再说秦昌进屋换了衣服,就来到书房,见先生气呼呼地坐在那里,也不打招呼。回头看见那边放着一个小盒子,里面酒菜精致,却一点没动。他刚要坐下问话,看见地下有个黄澄澄的东西,连忙弯腰捡起,却是一枚妇女戴的戒指。他一声没吭,转身出了书房。仔细一看,竟是夫人的东西,顿时气得火冒三丈,直奔卧室而去。
这戒指是从哪儿来的呢?正是碧蟾隔着窗户扔进去的信物。杜雍正在愤怒喊叫的时候,不但没看见,连听都没听见。秦昌来到卧室,见郑氏和乳母正在说话,他不由分说,开口大骂道:“你这贱人,干的好事!”乳母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忙上前劝解,彩凤也上来阻拦。郑氏夫人见这情形,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秦昌坐在椅子上,半晌才说:“我叫你款待先生,不过是让你把饭菜做得精致些。谁叫你跑到书房,让先生瞧不起我,连理都不理我。你还有点闺范吗?”夫人说:“谁去书房了?是谁说的?”秦昌说:“有证据在此。”便把戒指扔了过去,郑氏一看,果然是自己的东西,连忙说:“这东西虽是我的,可我有两个,一个自己戴着,一个赏给碧蟾了。”秦昌听后,立刻叫彩凤去把碧蟾叫来。
三、妻妾纷争,秦昌决断锁碧蟾
不一会儿,只见碧蟾披头散发,彩凤哭哭啼啼,一起来见员外。一个说:“彩凤偷了我的戒指,跑到书房,陷害我。”一个说:“我根本没去过姨娘屋里。明明是姨娘去了书房,现在反倒来冤枉我。”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不休。秦昌反而没了主意,根本分辨不清。他心里后悔,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夫人辱骂一顿,太莽撞了。还是郑氏有主意,吓唬住了彩凤,让乳母把碧蟾劝回屋里。
秦昌没法分辨这件事,坐在那里发呆,生闷气。过了一会儿,乳母过来,夫人和乳母悄悄商议,说这件事得这么办,才能弄清楚。乳母说:“这计策很好。这么做,也能试试先生的为人。”乳母便把计策一一告诉秦昌,秦昌觉得很对。
到了晚上,二更天之后,秦昌和乳母来到书房。只见里面还亮着灯,杜雍已经睡下了。乳母敲门,说:“先生睡了吗?”杜雍回答:“睡了。有什么事?”乳母说:“我是姨娘房里的婆子。因为员外已经在上房睡下了,姨娘派我来请先生到里面,有话要说。”杜雍说:“这像什么话!白天在窗外絮叨了半天,怪不得她说比夫人小,比丫环大,原来是个姨娘。你回去告诉她,要是再这么胡闹,我就辞馆不干了。真是岂有此理!”外面的秦昌听了,心里明白了,便拉了一下白氏,两人抽身回到卧室。秦昌说:“不用再问了,就凭‘比夫人小,比丫环大’这句话,肯定是碧蟾这个贱人干的。我还留着她干什么!若不趁早杀了她,难消我心头之恨。”乳母说:“凡事不可急躁。你要是把她杀了,一来人命关天,二来丑事传出去,反而不好。”员外问:“那该怎么办呢?”乳母说:“不如把她锁在花园的空房里,要么把她饿死,要么把她闷死,也就了事了。”秦昌觉得很对。第二天黎明,他就吩咐进宝把后花园的三间空房收拾出来,把碧蟾锁了进去,还吩咐不准给她饭吃,要把她活活饿死。
碧蟾的性命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