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三周,一个名叫“菲恩”的高级头目被抓,据说是此教幕后实际操纵人之一,曾与许凯部下打过交道。他在审讯中供认:他们收到某位“幕中人”的指令,收集许凯遗留之物,想借此“重建星火”。可惜他们尚未成功就被剿灭。萧远问他“幕中人”是谁?菲恩却声称从未见过真人,只说那人声音像东方男子,自称“凯之仆”。还留下一个模糊坐标,但菲恩不知道具体地点。
萧远嗅出端倪,立刻汇报王静、林婉。三人会商后感觉此事并非小打小闹,或许真的有人继承许凯部分邪术遗产。但他们暂时无更多线索,就先将菲恩移交国际法庭。曲锋则留在海外收尾,各国对该邪教余众高度防范,短期看来难有反扑。
研究所在陆续收到后续信息时,基本确定这波“许凯复兴”教派算告终。萧远顺利凯旋而归,与林婉、王静再度重聚。这一次似乎一场虚惊,他们三人也更加坚定:只要罪影再冒头,就会被他们碾碎。和平大势已成,任何余党都难成气候。
日子就这样继续平缓向前,研究所无大险情,全球灵能秩序日益完善。偶尔仍有小型闹剧冒头,被无情碾压。萧远回国后恢复日常陪伴家人,林婉在技术部攻关星穹升级,王静则稳居所长一职,带领大楼走向国际最领先的灵能机构地位。
一年又一年过去,当初先遣队三位已届中年,鬓边不觉染上风霜。但他们心境却比以往更加稳重,也更加珍惜平凡:白昼繁忙工作,傍晚一起去花园遛弯,聊天、吃饭、分享各自的家庭琐事——除了王静仍单身,不过她也不再孤单,有成百上千所内后辈视她如“灵能守护教母”,她收了几个关门弟子,引导他们走上正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国际层面看,盟军灵能防线持续扩张,各地再难出现那种惊世骇俗的大阴谋。人们安居乐业,无大恐慌。偶尔媒体采访时,林婉、萧远笑着说:“我们也只是普通科研和安保工作者,没什么好神化的。” 王静也在许多国际场合呼吁:“要借此机会将灵能技术融合更多公共福利,让全人类不再惧怕邪教。”
由此可见,后罪影时代真正奠基。百废俱兴,欣欣向荣。
某一天,研究所迎来一位神秘的老年旅客,却登记了真实身份证件,显示他是多年前一位见证“轮回养老院”时代的观众;他想参观博物馆,缅怀当年那些牺牲的英灵。前台按惯例带他去纪念馆。这老人满怀敬畏地看着墙壁上“先遣队三人”老旧照片,流下热泪, murmuring:“真难想象他们走过那么多血腥,才换来如今盛世。”工作人员听了也深受感动。
馆里还有当年萧远、王静、林婉使用过的刀、枪、干扰机残件,布满岁月痕迹,也吸引不少年轻术士驻足膜拜——他们最常谈论的是“三位前辈当年与许凯等势力生死较量的故事”,仿佛传说。观展完毕,人们往往会去买一份博物馆纪念品,比如小型的破邪枪模型或刀饰,象征对英雄的崇敬。
林婉有时也会闲时带孩子去逛,说:“看,这是妈妈过去用过的干扰机壳,破破烂烂,但帮助过无数人。”孩子听得一脸好奇:“真的吗?那好厉害。”林婉微笑,想让她懂得先辈们的付出不是戏言,而是实打实的血汗。
又数年后,王静看到世界更进一步,“星穹观测”卫星群已拓展到近地与中地轨道,成功捕捉到更多宇宙射线与跨维度微弱灵能,但再也没有发现任何邪教或许凯残余的痕迹。某天晚上,她站在研究所顶楼,仰望头顶那满天星斗,心里升起无限释怀:“许凯是真的再不可能翻身了……我们,终于真正结束了全部战火。”
萧远、林婉也常在楼顶散步,看广袤星海。一想到当年这里曾是他们多次拼死对抗邪能的战场,如今却只是一处普通观景平台,就不胜唏嘘。林婉依偎在萧远身边,轻声说:“人生坎坷走了那么久,总算能见到星空美丽面目。”
萧远哈哈:“对啊,没有电闪雷鸣,只剩清朗夜空。”王静则微笑看他们秀恩爱:“你俩这腻歪劲,我真看不习惯。”
三人一路笑谈着回到地面,把曾经的创痛与焦虑都留在记忆里,轻松享受晚餐。第二天,林婉继续在技术部出谋划策,萧远指导术士实战,王静主持管理运作——千头万绪,却井然自得。
多少年后,当他们都步入更为成熟或年长阶段,年轻术士们已崭露头角,研究所高层也出现更多新面孔。王静悄然把所长大任交给一位信赖的接班人,自己退居幕后做顾问;林婉在技术部任名誉总监,日常由年轻人打理;萧远同样把实战培训主要交给弟子,看着学生们娴熟运刀,他满意地点头。
有人好奇问:“三位前辈,若真再有大邪教崛起,你们还能冲锋吗?”林婉笑答:“如果需要,我们没有半点犹豫。”萧远的刀虽已搁置,但仍可一呼百应。王静更不必说,毕竟正是她们的象征力让后辈们斗志高昂。只是现实似乎再无如此险况,不知是幸运还是宿命。
林婉、萧远偶尔也会带孩子来到沙滩或山区度假,感受自然之美;王静也常独自远行,欣赏世界各地的人文风光,一边为“星穹观测”拓展国际合作,偶尔也会被年轻男士追求,但她多次婉拒,似乎觉得自己于此生最重要的感情与牵绊都留在与林婉、萧远并肩的那段岁月中,不再需要额外组建家庭。她享受这种清淡,却充满朋友与晚辈关怀的生活。
虽然她们没有明确言语,彼此心里却都怀着同一个信念:若此生不再有惊天动地的劫难,那便是苍天对他们最好的回报;若天地再起风暴,他们也会再次挺身,哪怕白发苍苍。
或许岁月悠悠,人们终究难保绝对长久的安稳。可在此刻,此地,此世,随着先遣队三人的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研究所已培养出整整一支崭新灵能守护力量,以星穹观测卫星为前哨,以地面研究所为堡垒,让所有潜在威胁都难以撼动世界大局。
有传说说,也许千百年后,人类文明会扩张到更远太空,届时若遭遇外星邪灵或更高维入侵,仍需回溯先遣队当年的精神力量。或者某种隐藏极深的“罪影”残核再度滋长,也必将面对后世更强大的灵能防护。一切皆在时间洪流中流动,但先遣队三位的传说,不会被轻易遗忘。
临近故事尾声,若把镜头推进某个清晨:林婉与王静在花园小道散步,讨论今天要不要带萧远和孩子去外城看音乐会。远处太阳初升,金光洒在露水闪耀。萧远捧着一本实战笔记正在给一群学生讲解刀法要领,声音洪亮;孩子在旁拍手嬉笑。王静看这一幅天伦之乐,眼眶泛酸却带笑容。她转头对林婉低声说:“还记得当年说过的一句话吗?只要世界安定,我们就能随心去看海、看山、过日常。我们做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婉握住她手,笑意温柔:“嗯,我们做到了。”
远处高楼上闪着金属光泽的星穹天线,安静伫立,守望此方天地。或许多年后,那将被更新换代,但其所象征的——人类自立自强抵抗邪教、追寻光明的精神——会历久弥新。不管当初的刀光血影有多惨烈,不管许凯留下多少阴暗余波,都已经尘埃落定在长河里。
这一瞬间,整座研究所宛若沉浸在晨光与鸟鸣交响中,那曾经残破的记忆逐渐化作被钉在时间相册中的旧照片,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缅怀的“英雄往事”。对林婉、萧远、王静而言,若再有人问:“你们当年遇到多大危险?”他们大概也会只是一笑带过,留给后来者去翻阅厚厚的博物馆资料。毕竟现实世界已进入另一段历史进程——属于更多普通人的幸福时光。
这,或许就是最平和的句点。罪影走入墓穴,许凯魂飞魄散,再无阴霾笼罩大地;先遣队三人历经生死,终得岁月静好。时代洪流在前奔涌,他们只要相依相伴,看人间四季流转即可。或许有人说遗憾不够轰轰烈烈结尾,可正是这样的寻常、平淡、烟火气,才是历经无数苦战后最宝贵的满足吧。
台阶下,萧远收起笔记,抱着孩子朝林婉、王静这边走来。孩子欢呼叫着“妈妈”“干妈”,从林婉跑到王静,再拽住萧远衣摆撒娇,一家人笑成一团。附近学生们远远驻足,看这一幕都露出羡慕神情。林婉将孩子抱起,对王静柔声:“晚上一起去吃饭?”王静点头:“好啊,走吧。”
碧空万里,阳光温暖。他们三人的身影在花园里并行,连同那个孩子的笑声,一同在清风中回荡。研究所外,高远的天空里再无半点黑云雷霆,只有星穹卫星群在万米高空静静巡航。世间所有风雨过后,总有和煦阳光。就像林婉、萧远与王静所坚信的:光明不灭,这条守护之路虽漫长,却足以让后来者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