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忠就因为王长博和孙清源关系好,所以大冬日将人赶到池水里,我怎么有些不相信呢?”
“反观孙清源,当初出了那个贫家女的事,李林忠到处说是他将人给害了,孙清源因此离开书院,他是不是因此记恨上李林忠,所以这次回来……”
“你小声些,他现在是燕王幕僚,不是当初的商籍子弟了。”
“我为何要小声?学而优则仕,他名声毁了,却不知走了什么大运,成了燕王幕僚,还真是什么好事都让他占了!”
“就是!不像我等还需寒窗苦读,不知何年才能考取功名,真是人与人,不能比!”
“王长博真是聪明,孙清源离开白鹿书院,他依旧同其交好,以后有一个燕王幕僚的好友在,就算屡试不第,也能留有退路。”
“李林忠家里可是有背景的,王长博如今被扯进他的死亡案中,日后就算登科中榜,在官场的路也注定不顺!”
四周学子的议论声已经沸腾起来,怀疑的目光好似无形的利箭,毫不留情地扎在孙清源和王长博身上。
孙清源拳头硬了。
他们明明是受害者,就因为施恶的李林忠和谢安不明不白地死了,现在承担非议的反而变成了他们?
可是凭什么?
圣贤书中的道理不是这么讲的!
为什么事情查明之前,这些人就能用自己的猜测、偏见、嫉妒给一个人定罪。
哦,他忘了,事情不一定会被查明。
就像小莲之死,衙门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
孙清源有些嘲讽地想,日后查李林忠这位官宦子弟的死因,衙门还会如此迟迟没有结果吗?
心中想的越多,怒火便越盛,孙清源浑身都在颤抖,千言万语,蓄势待发。
可他偏偏在开口之前,扫了王长博一眼,看到了对方惨白的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