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照片的时候,还曾怀疑照片经过修饰,可如今见到本人,才发现她比照片还要好看许多,岁月似乎在她脸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依旧保留着那份青春与纯真 。

“其实让我挺苦恼的。”杜其素轻轻叹了口气。

杜其素23岁的时候,第一本书突然大爆,当时要和编辑线下见面商讨签约出版事宜。她满心欢喜地去了,结果一见面,编辑居然把她当成了作者的女儿,还问她‘你妈妈怎么没来呀?’当时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杜其素只好红着脸一遍又一遍解释,我就是作者本人。

从那之后,类似的尴尬情况还发生过好几次。每次线下见面,对方总是会因为她看起来太过年轻,而对她的身份产生怀疑。在很多人眼里,写出那样成熟作品的人,怎么也不该是她这副青春稚嫩的模样。

杜其素写作,向来只遵从自己的内心,写自己真正想写的故事。不知不觉,她已经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了十五年,出版了好几十本书。

除了一开始用来练手的作品,其余每一部都堪称精品,其中有好几本还被改编成影视剧,成为了现象级的大爆剧。她的作品风格多变,文笔老练诙谐,善用讽刺,行文精炼,叙事视角通常比较宏观,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画卷和深刻的人性洞察。

也正是因为她的作品风格如此独特,很多读者和合作方都猜测她应该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中年男性。所以每次她去签合同、谈合作的时候,总会遭遇质疑的目光。

有人甚至直接质问她是不是在恶作剧,怎么可能一个看起来如此年轻的女孩,能写出这样深刻的作品。

杜其素无数次耐心解释,可换来的往往是怀疑和不信任。她对这些戴着有色眼镜、陷入性别刻板印象、以貌取人的行为感到不胜其烦。在她看来,才华不应被年龄和性别所束缚,作品的价值也不该因为作者的外貌而被否定。

杜其素想远了,眼神看起来有点空茫,好在她及时回过神来。

导演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杜其素的讲述,心里暗暗着急。他很清楚,杜其素这些话虽然是肺腑之言,但在如今这个网络舆论环境下,很容易被误解为在凡尔赛,一旦节目播出,可能会招来大量网友的谩骂和攻击。

可此刻录制已经开始,他不太方便直接打断提醒,只能在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多下功夫,尽量调整内容的呈现方式,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