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鉴定真假专家

唐宝选择这种方式学习,而不是鉴别不同的牌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非常喜欢东方美学,独特的东方审美,在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区别上百张牌实在太无聊了,但是区别艺术品真伪就很有趣!而且这个能力还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唐宝在仔细思索,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对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所有孤独的人都应该能欣赏艺术,艺术家大部分时候都是孤独的,孤芳自赏也好,清高也罢,艺术家的悲哀在于很难遇到真正欣赏自己的人,尤其是活着的时候。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之所以难得,是因为稀少,所以被记载,被传承!

真正美好的爱情之所以宝贵,是因为确实很少见,大部分人都是凑合着过日子,不认可眼前人,也不考虑身后事,得过且过,稀里糊涂,谈什么爱情,不过是搭伙过日子,这是普通人的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唐宝感受到了书法大家的铁画银钩,浩然正气!

也从女子的字体中看到了娟秀和清雅,有豪放不羁的美就有婉约含蓄的美,有抑郁不得志的借酒浇愁,伤春悲秋,就有春风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的肆意欢乐,有人苦读一辈子白发竟然不中,有人年少孺子竟然高中登科!

放到几千年历史的环境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唐宝在历史中学习,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出了一双能鉴别真伪的眼睛!

思考再次放飞,什么是一类人呢?人类怎样聚合呢?一首诗歌可以使零散的、分离的各个群体找到连结,在中秋的这天变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思乡人。

引起更多共鸣的诗词和故事被写进文章,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思念故乡这件事,孤立的经验就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我们中国人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自然就明白应该把酒问青天,也应该懂得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就是文化带来的精神共鸣,这是我们精神图腾中宝贵的财富,类似于这种精神领域的独属于东方的美还有很多!

白发苍苍的老人,若有所感的中年人,欢乐可爱的儿童,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一个个春节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因为中国人都明白,过年的年味到底是什么,不是丰盛的年夜饭,而是团聚的味道。

人本是随风飘荡散落各地的种子,飘到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即可,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不同的人连接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

即便在异国他乡,唐宝看到很多人庆祝中国的春节,他仿佛置身国内的老家!曾经的房子已经买回来了,可他再也没有时间回去过!

往日的朋友渐渐从身边远去,曾经渴望不可及,甚至不敢幻想的转学女同学沈瑶瑶也向他表达了爱意!可他却不能正面回应这个美丽的女孩,父亲用榜样告诉他,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东方的爱情!

有人发财致富,就开始骄奢淫逸,起高楼,宴宾客,养小三,玩嫩模,食则山珍海味,出则香车宝马,睡的是湖景别墅,不断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望,无穷无尽,永不止息!

唐宝还是住在最初的公寓里,吃的是没有低糖低油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每天进行数个小时不同的训练,睡的还是1.2米宽的简易硬板单人床,家里的家具家电还是那些!

除了自己多了一辆房车,别的没有任何改变!

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的行为标准,唐宝付完钱,笑着收起一幅画!老板笑的眉开眼笑,两人都很满意这次交易!

走出古玩店,耆老好奇道:唐宝,你已经买了七八幅画了!你真的觉得这是真的吗?

唐宝点了点头道:当然不是真的,但是我花的钱也是赝品的钱,这画不比真品价值低!陈婵和耆老面面相觑,都不明白一幅假画怎么可能比真的值钱!

唐宝摇头不语,神神叨叨的念叨着:发财了,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