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二将同意军情变

如果陕、虢不保,竟被刘文静攻得,那李渊出关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之前付出的打陕、虢的心血不就报废了么?此是其一。李渊集团一旦得以出关,便是一大强敌出现,这是其二。

相比李渊集团得以出关的威胁,窦建德尽管称霸冀北,然他与李渊远远是不能相比。

不过,却话再说回来,高曦、萧裕说的另外一句话也很对,便是“此攻平原、渤海之战,顺利的程度出乎意料,当下占据的形势对李善道军甚为有利”。一点不错,这一仗的顺利程度,亦出乎了李善道的意料。一战就能尽歼张青特部,平原郡的县城,大都虽尚未攻,但像熟透的果子,实是随手已可摘取;如果再接再厉,何止平原,渤海郡,说不得也能打下一部分!

那么,一边是陕、虢不容有失,一边是渤海郡可能也能够打下一部分,具体该怎么抉择?

诸人的意见主要就是薛世雄和高曦、萧裕这两种,已发表完毕。

大家的目光都注在李善道的身上,等他决策。

李善道起身下到帐中,负着手,来回踱步,时而看一看地图,能看得出来,他在做着比较艰难的抉择。最终,他做出了决定,站住身子,说道:“李渊已夺下长安,分李世民等部攻略关中北部,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大略砥定关中。关中富庶,民风劲朴。挟此关中之劲旅,辅以李渊高门贵胄之声望,一旦被其出关,恐即如猛虎之出柙,不易制矣。相对而言,窦建德虽是近患,不为远忧。……沐阳,萧公,公两人应策甚是,然难以用之。”

说实话,高曦、萧裕是不太能明白李善道为何这般忌惮李渊的。

但李善道是主将,他一向做的决定,事后证明又都十分正确,充满远见,高曦、萧裕遂也没再坚持己见。萧裕说道:“明公之意,是用薛公之策,便还师贵乡?”

“渤海郡,我军这一仗是不能再接再厉,将之也攻取下来了,但平原郡,不可丢掉。沐阳、五郎,你两人率你两部,明日开拔,分往攻取安德等县。攻下以后,沐阳,你留守安德;五郎,你留守长河。平原郡,就暂交给你两人留镇了。其余主力,作撤退准备,以待从我还师。”

小主,

顿了下,李善道又补充了两个决定,“薛公建议授王薄沧州总管此议,甚当。今日就传檄王薄,便授他此官,令他攻取厌次等县。此外,再传令高元道,我虽撤兵,然留有沐阳、五郎等在平原,并我会令文相兄回来清河后,调兵北入平原郡,以充实沐阳、五郎两部,南皮方面,他尽管放心驻守。窦建德若敢往攻之,沐阳、五郎,你两人及时往援。”

“五郎”,是薛万彻。

“李文相回来清河后”,指的是李文相现不在清河,早在李善道兵入清河时,他就奉李善道之令,赶往赵郡,增援刘黑闼了。

高曦、薛万彻恭谨应诺。

于志宁问道:“明公,刘将军处,怎么安置?以及我军主力何时回师贵乡?”

李善道先回答他第二个问题:“我军撤兵的准备,对外要保密,不可走漏风声,以免被窦建德闻知后,他不再调王伏宝回乐寿。我军撤兵的日期,就定在王伏宝撤还乐寿后。”再回答他第二个问题,“王伏宝一撤还,其在博陵的兵马必然薄弱,我贤兄处,等王伏宝撤还乐寿后,可与文相兄、魏刀儿合力,将毋极、深泽等县收复,然后再还赵郡。”

这一仗,虽然暂时来看,没法再接再厉了,但战果是很丰富的。